你的大脑,不喜欢“受惊”!?

作者: 装大雷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5-10-20

本文探讨了惊奇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指出惊奇会暂时影响大脑功能,使人在决策时变得更加保守,并提醒人们在制造惊喜时要谨慎。

你喜欢大吃一惊的感觉吗?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惊奇(surprise)的定义为当意外发生时一种短暂的情绪体验。惊奇有很多种,有从天而降的喜悦,也有四处飞来的横祸,也有无关自己痛痒的惊鸿一瞥。惊奇除了让你感受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外,有时候会让你经历“三观”的地震,从此开始怀疑宇宙的起源和人性的复杂。所以有人说:科学始于惊奇。那惊奇到底对人的认知和发展及行事风格有什么影响呢?有些心理学家似乎并不乐观。

惊奇会冲昏你的大脑。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人类经常进行着随意注意和非随意注意的斗争。随意注意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意识控制注意,背单词、写文章靠的是随意注意;而非随意注意,指的是由于外界新鲜、怪异、有趣的刺激物而引发的注意偏向,刷微博、逛商场激发更多的是非随意注意。惊奇这种情绪,往往伴随着非随意注意而产生。那非随意注意到底会对我们的认知过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心理系的研究团队似乎是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神经科学版上。研究认为:惊奇会让我们暂时头脑发昏。

在实验中,他们要求参与者在电脑屏幕上不断呈现的字母中识别出字母“X”,同时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来观察和记录脑区的活动。在这无聊又没有挑战性的任务中,会随机呈现一张“人脸”来“惊吓”参与者。

果然,他们的“阴谋”得逞了。参与者受到“惊吓”后,识别字母的正确率下降,直至习惯了这张“人脸”后正确率才回升。通过分析fMRI的数据,研究者发现两种不同的任务(识别字母“X”和人脸干扰)都会激活一个叫做额下回交界处(inferior frontal junction)的脑区,该区域被认为执行着协调多种注意,保证多任务顺利进行的功能。

而“惊奇”的发生会增加该领域加工的负担,因此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也就会出现了。

看来经历“惊奇”事件似乎是一种负担。但是文章中的结论也说了,只是暂时地干扰罢了。至于大脑经过自己的努力协调后,对人的认知发展会产生何种作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还任重而道远。那些学生宿舍楼地下摆蜡烛、弹吉他表白的场景,制造惊喜浪漫求婚的桥段,正是利用了在惊奇时大脑的一片空白,增加了让对方说出“YES,I DO”的胜算。

惊奇让你更保守。人生在世,难免会经历一些意外之事。意外的财富、意外的邂逅、意外的失败,或者意外的苦难。也许你没有意识到,这些意外会让你在以后的生活决策中更加保守。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希斯•德马里(Heath Demaree)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不断重复进行的赌博游戏中,意外事件发生后,参与者会在游戏中会变得更加保守。

让人惊奇的是,不只是意外的输钱会让参与者的策略更保守,甚至是意外的赢钱也会让参与者的策略更保守。

德马里说:“意外事件会让动物停下,僵住,朝向意外事件,更新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说明动物在面对意外事件时会采取比较保守的生存策略。而这样的行为同样会出现在人类身上。可为什么意外的好事也会让人更保守呢?这就要追究到人为什么会产生惊奇之感了。

惊奇的产生,特别是在重复的任务和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来源于人们对未来预测的失灵。由此看来“惊奇”事件的出现可以定义为一种“失败”的体验,这种体验的不断积累,必将会导致自我怀疑的上升,让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变得更加保守。

又爱又恨的惊喜。生活中的意外似乎并不招心理学家喜欢。但是当面对生活的平淡,爱情火花在风中摇曳时,谁不期待惊喜和浪漫?人们为制造惊喜和浪漫而煞费苦心。但是,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惊喜。

当你的惊喜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困扰时,或者给对方造成压力时,也许就像以上的两个研究结果所说的那样,你就会把对方吓蒙,或者让对方敬而远之。其实不用为制造惊喜而抓耳挠腮。所谓惊喜不过是一种心有灵犀。心事鉴定组有一篇文章(说!你想要什么礼物)提醒我们:实验表明,与其苦思冥想给惊喜,不如按照对方开出的清单买礼物,对方会更感激。总之一句话,惊喜有风险,制造请谨慎。

UUID: 99c3b682-29af-4ee8-ab5b-fe2c028b96f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10-20_当时我就震惊了:你的大脑,不喜欢“受惊”!?.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