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胶囊拆开服用有什么后果?哪些药片千万不能掰?

作者: 窗敲雨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10-19

本文详细解释了缓释胶囊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有些药片不能掰开服用。文章强调了药片结构的重要性,以及遵循医生指导和说明书指示的重要性。

缓释胶囊,能不能拆开吃?

许多缓释胶囊号称“见效快,药效久”,这两点听着……怎么有点矛盾呢?有这个疑问的同学不妨拆开一粒缓释胶囊来探求真相:胶囊里面装着很多小药丸,而缓释胶囊持久起效的奥秘就在这些小药丸中。

这些小药丸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含有药物的核心,看上去也没什么差别,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药丸的差别就在于它们核心外面所穿的“衣服”。这层衣服被称为包衣层,其成分通常是一些分子很大的有机物,均匀地包裹在小丸核心的外面。这层“衣服”在消化道中会慢慢地溶解,直至完全消失,从而露出核心部分。而只有核心部分露出以后,小丸才会把药物释放出来。

如果把“衣服”做得更厚一些,它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溶解,释放药物的时间就会推迟。如果把“衣服”的厚度控制得恰当的话,我们就可以让小丸中的药物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开始释放了。

不过,如果仅仅如此,尽管我们可以把包衣层做得很厚来延后药物释放的时间,但这样并不能增加药物起作用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么干可以做到12小时之后再起效,但不能使药效持续12个小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缓释胶囊中的小药丸分为几组,让它们分别穿上不同厚度的衣服。

假设这些小药丸被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快速释放小丸,不做包衣,任由其裸奔出镜。这样一来,这一组小丸里的药物就能立刻释放出来,也就是“见效快”。第二组是中速释放小丸,包裹着比较薄的包衣层,药物释放的速度慢一些。而第三组是慢速释放小丸,包衣层最厚,释放药物也就最慢。把这三组小丸装进胶囊中。当胶囊被吃下后,在消化道中胶囊外壳首先溶解,接下来快速释放小丸开始释放药物。

释放的药物被胃肠吸收进入体内,体内药物浓度逐渐上升。不久后,体内的药物浓度就足够产生药效了。同时,进入体内的药物会被代谢并逐渐排出体外,于是药物的浓度上升后又开始逐渐减少。这时,中速释放小丸的包衣层恰好溶解得差不多了,也加入了释放药物的行列。而在中速释放小丸提供的药物浓度又开始下降时,慢速释放小丸又接替了它的位置。如果把这个过程中体内药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画成图,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彩色的线代表每一组小丸对浓度的贡献,黑色的虚线代表总的药物浓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三个小组的通力合作,药物浓度可以比较长时间地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上。这样一来,缓释胶囊保持长时间有效就不成问题了。 除了缓释胶囊,还有很多种技术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时间。这些技术的应用不只使得药物使用更加方便,也可以让治疗的效果更加平稳,并且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一般而言,缓释的药剂是一定要整粒吞服的。不过这种缓释胶囊在必要时也可以拆开胶囊服用,因为小丸外面还有包衣,拆开外面的胶囊也不会使药物一下子释放的太快。

如果你不得不拆开服用的原因是咽不下去胶囊,那么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你:

不管胶囊还是药片,只要这样做,一勺水就能咽下去~

如何判断药片能不能掰开?

有些药片有一个起到保护或是限制药物释放作用的特殊结构,这个结构会因为药片被掰开而遭到破坏,起不到它原本的作用。因此,药片掰开不掰开,可是有大学问的。

看说明书是个好主意。如果说明书中列了服用半片的用法,就大胆去掰吧;如果说明书中有“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碾碎”的提示语,就只能整片吃了。

不幸的是,我们所见的说明书大多不那么“友好”,对药片掰得还是掰不得只字不提,丝毫不理会我们的困惑。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的就是观察一下药片表面有没有刻痕。刻痕本身就是为了能将药片整齐地掰开而设计的,所以有刻痕的药片都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

依然不幸的是,有刻痕的药片也着实不多。剩下的就只能根据其药剂学性质来判断了。

普通的药片是用处理好的药物和辅料直接压制而成,没有什么特别的结构,里外一个样。这种药片,整片和半片的溶解吸收速度基本相同,因此可以掰开吃。

糖衣片和普通的薄膜衣片也可以掰开,因为它们虽然表面包裹了一层膜,但这层膜在消化道里用不了多久就溶解了,并没有什么限制药物释放的作用。它们整片和半片的溶解速度同样差别不大,掰开吃基本无妨。但要注意,同样是包衣,肠溶衣可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某药物的通用名写着“XX肠溶片”,就说明这种药片外面包有一层特殊的肠溶材料——这种材料不溶于酸性较强的胃液,而是一直等到药片到达pH偏中性的肠道才开始溶解,里面的药物这时才开始释放。将药物做成肠溶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护药物不被胃酸分解;二是保护胃不受药物刺激。因此,如果把肠溶片掰开,保护屏障就会被破坏,上述目的就达不到了,结果造成药效下降或是胃部不适甚至溃疡。因此,肠溶片是掰不得的。

还有一些药片有着更为复杂的结构,那就是缓释片和控释片。为了使药物缓慢平稳地释放,这两种片剂都采用了特殊的药片结构,包括膜型和骨架型两种。

膜型的药片外面包裹有能限制药物缓慢释放的膜,强行掰开会破坏这层膜,使含药的内芯直接暴露在外,药物就会很快地全部释放出来。这样一来,短时间进入体内的药量就会大大超过预计,使药品的安全性不能保证。而且这样一来药物也不能再维持长时间的有效。因此,膜型结构的缓控释片是不能掰开的。

而骨架型药片中的药物是分散在骨架材料组成的网中的,就像被植物的根留住的土壤一样。这样的药片通过骨架材料中许多细小的孔道,或是通过骨架材料本身地缓慢溶解来控制药物释放,所以,即使药片被掰成两半,其中的药物也依然可以缓慢释放。因此骨架型结构的缓控释片可以掰开来吃。

理论上来说,除非说明书明确告知可以掰开/拆开,否则不建议任何人在未经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擅自把药片“破壁”服用。除药物结构问题外,药量大小和药效之间也并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而已。

以上科普,仅供大家了解“为何可以”和“为何不能”,具体如何服药,请遵医嘱。

UUID: 16d82626-873b-45ee-be7f-df6ff292049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10-19_缓释胶囊拆开服用有什么后果?哪些药片千万不能掰?.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