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再次开启而不是终结学界对青蒿素研发历史的研究。毋庸讳言,有关青蒿素研究的史实尚有一些存留的争议,实际上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奖史上,对于某些奖项的颁发存有争议也是常有之事。作者20多年前的一篇旧作(略有修改)讨论了有关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维生素K发现者所引发的争论。
与青蒿素相类似,维生素K也是一种可从植物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的作用,预防出血性疾病。
在关于维生素K获奖人的争论中,令人钦佩的是主要当事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青年科学家阿姆奎斯特(40岁)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时,他本人对此事件一直未发表评论。
直至30年后的1975年,他才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公开了他领导的加州小组早年的研究情况,后来他又应邀出席了在达拉斯举行的关于维生素研究的专题讨论会,会上他全面阐述了他对维生素K发现的观点。阿姆奎斯特虽然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赢得了同行们广泛的称赞与尊重。
回顾维生素K发现的历史,分析引起这场争论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公正地评价有关科学家的贡献,而且通过这一事件,可以加深理解科学思想、科研方法、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科学家的道德情操对于科学活动的影响。
维生素K发现的历程颇为错综复杂,对是谁首先发现了维生素K存在着争议,由此导致诺贝尔奖委员会将194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丹麦生物化学家达姆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多伊西,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纯化和合成维生素K方面的贡献之时,美国加州大学对此表示了强烈不满,指出诺贝尔奖委员会忽视了在这项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另一位科学家——阿姆奎斯特。
阿姆奎斯特1903年3月3日生于蒙大拿州。他曾在蒙大拿州立大学学习电器工程,一年后转学化学,1925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29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深造。三年后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阿姆奎斯特毕业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在一位教授的热心帮助下,他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家禽部找到一份检测贮存鸡蛋质量的事务性工作。
阿姆奎斯特接受了哈奇逊交给的任务之后,首先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他面前关于鸡出血疾病的原因已有两种假说,即霍尔斯特的“坏血病样”疾病假说和斯考特与库克的“毒素作用”假说。因此,阿姆奎斯特首先需对上述假说重新检验。在认真地分析了霍尔斯特的论文之后,他发现霍尔斯特既没有用维生素C进行试验研究,也没有意识到鸡在胚胎发育时能制造维生素C的事实。显然,霍氏仅凭出血症状相似来做出缺乏维生素C的推断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当阿姆奎斯特认识到鸡出血疾病不是缺乏维生素C所致之后,他自然将注意力集中到沙丁鱼粉问题上来,寻找为什么会出现斯考特等人描述的用沙丁鱼粉喂鸡产生出血性疾病,而用肉渣则不出现的原因。经过细致地比较和分析,阿姆奎斯特注意到两者在加工程序上的差别:沙丁鱼是在夜间从海洋中捕捞的,为防止腐败,第二天上午就加工成罐头,而肉渣饲料是屠宰场屠宰动物后的一些剩余物和副产品做成的,肉渣并未采取任何防腐措施。
于是,阿姆奎斯特认为腐败作用是问题的关键。
通过维生素K发现历史的个案分析,人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各种因素对科学发现、科学活动以及科学奖励的广泛影响,并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在科学发现中,类比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功能,它能为探索者提供发现的思路,科学家应用类比方法获得重大发现的事例在科学史上比比皆是。然而,类比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是或然的,用类比方法是无法作出任何证明的。
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还需进一步实验论证,否则,它就可能把研究引向歧途。霍尔斯特的“坏血病样疾病”假说就是这样一种错误。
现代科学研究是一项竞争性的事业。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家们常不约而同地研究着相类似的问题,这是科学自身进步和社会生产实践需要所决定的。谁能获得竞争的胜利,谁第一个公布其科学发现的成果,谁就荣获发现者的桂冠。维生素K发现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阿姆奎斯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首先完成了维生素K的发现工作,然而,他的结论提出后却受到了校方的压制,不允许他将结果发表,因为阿氏的结论对当时公认的“毒素”假说提出了质疑。
优秀的科学家不仅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阿姆奎斯特和达姆对待诺贝尔奖的态度,充分地体现了两位科学家高尚的科学品德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获奖者并未因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未获奖者也不因之而恼怒。如果说科学家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称为科学家的“第一财富”,那么科学家的道德品格可称为科学家的“第二财富”,这两种财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