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国科学界突破长久以来零诺贝尔科学奖的记录,同时也为女性科学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目前,共有49名女性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从1901年至今,诺贝尔奖获奖人数达到860名之多。诺贝尔奖中的女性,如大熊猫般珍贵。
尽管我们不得不承认女性在科研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比男性科学家小一些,但是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一象征人类科学最高荣誉上,男女性科学家如此巨大的差异,的确让人警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男女科学家在诺奖评选上,并不公平的。1958年4月16日,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罗莎琳德•富兰克琳因乳腺癌去世。4年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其毕生研究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几位研究者。
如果她当时还在世的话,她极有可能与沃森、克里克一同分享这一成果。富兰克林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是女性在摘得这一科学桂冠上最大的滑铁卢。事实上,从诺贝尔奖创立之初至1960年间,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寥若星辰,这与当时科学界对女性的歧视不无关系。在这60年里,诺贝尔奖委员会仅14次将诺贝尔奖颁发给了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一家占据了其中的3个名额,她们是女性科学家不朽的传奇。
随后的20年里,这一局面,并没有改观,仅有5名女性获得诺贝尔奖。然而1980年之后,女性在科学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可以体现出来。1981年至2000年间,共有11名女性学者获奖,而2000年至2014年,则有14名女性获奖。在诺贝尔奖的6个奖项中,不同的奖项似乎对女性也有偏爱。女性在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中表现出色,与男性科学家不分伯仲,平分秋色。
然而同以上3个奖项相比,物理学以及化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非常少,仅有6次。但居里夫人一家却在整个科学界熠熠生辉,因为光她们一家获得了这其中的一半奖项,并且居里夫人横跨物理、化学两个领域获奖,即使是在男性科学家群体中,也很难找到这样的一位科学家与之匹敌。实际上,居里夫人还是第一位女性诺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学奖方面,目前仅有一位女性获奖。她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事实上,我们并非是在刻意将获奖者男女性别分得那么清楚,正如居里夫人所言:“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而不应该注意人。”但是女性在科学、文学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也应当受到尊重,我们希望更多的女性能够站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