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1年诺贝尔奖诞生伊始,迄今为止已经有199位物理学家获得了此项殊荣,但其中只有两位女性:一位是家喻户晓的玛丽·居里,即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另一位则是玛丽亚·高珀特·梅耶。居里夫人不仅因发现和研究发射性而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以及亨利·贝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还因发现镭和钋元素而独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此后的半个世纪,再没有女性物理学家登上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
直到1963年,高珀特·梅耶因提出原子核的壳层模型而与德国的汉斯·尹森和美国的尤金·魏格纳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6月28日,玛丽亚·高珀特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的卡托维兹。作为独生女,她从小就更喜欢身为儿科教授的父亲,因为她觉得父亲更有趣,能够解答稀奇古怪的问题,满足了她对大自然的好奇心。1924年,玛丽亚成为哥廷根大学的学生,开始学习数学。
但她的兴趣逐渐转向物理学,于是师从马克斯·玻恩研究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并于193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她的博士论文答辩的三位主考官——玻恩、詹姆斯·弗兰克和阿道夫·温道斯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上,玛丽亚特别擅长与科学大师打交道,探讨各种学术问题,并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知识和灵感。近朱者赤,这使得她的学术品味和眼光高于同时代的大多数青年学者,可谓赢在了科研起跑线上。
作为量子力学的诞生地之一,哥廷根大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吸引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朝圣者,其中包括美国青年约瑟夫·梅耶。当时约瑟夫在弗兰克教授的课题组工作,但寄宿在玛丽亚的家里。两个热爱科学的年轻人朝夕相处,很快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于1930年初成婚。之后不久,两人迁居美国,原因在于约瑟夫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专业的副教授职位。
不过该校拒绝雇用玛丽亚,理由是严格避免教职工之间出现裙带关系。但她被容许在物理系做相当于助教的工作,虽然薪水低得可怜,却有了自己的办公空间并得以使用系里的科研设施。1935年,玛丽亚利用恩里科·费米在1933年提出的贝塔衰变理论,首次计算了原子核的双贝塔衰变过程,并将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期刊上。这篇重要论文令物理学界对玛丽亚刮目相看,但却并未因此改善她的职位和待遇。
相反,对女性怀有敌意与偏见的理学院院长不满于玛丽亚在实验室的存在并迁怒于她的丈夫,使得约瑟夫于1937年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解雇。约瑟夫很快在哥伦比亚大学找到了新的教职,玛丽亚也被安排到物理系,不过没有薪水。几年之后,玛丽亚再一次展现了她善于和大师打交道的本领,尤其是与刚来哥伦比亚大学不久的193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罗德·尤里和193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米成为好朋友。
在费米的指点下,玛丽亚对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其理论预言得到了实验的验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玛丽亚参与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战争结束后,梅耶夫妇于1946年加盟芝加哥大学,这一次玛丽亚获得了副教授职位,但依然没有薪酬。这期间,她也以资深科学家的身份在大学附近刚成立的阿贡国家实验室兼职。
幸运的是,玛丽亚再次得到比她早一年来到芝加哥大学的费米的点拨和启发,从而提出了使她日后荣获诺贝尔奖的原子核壳层模型。1960年,玛丽亚终于结束了只有教职没有薪水的日子。她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聘为全职教授,她的丈夫也得到了相同的职位。三年之后,57岁的玛丽亚名至实归,登上了斯德哥尔摩的领奖台。当被问及获得诺贝尔奖的感受时,她说:“获奖与工作本身相比,前者令人兴奋的程度还不如后者的一半。
”这句话朴实无华,反映了这位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内有工作却没有报酬的大物理学家对金钱和荣誉的态度。玛丽亚说得没错,其实没有什么比探究未知并有所收获更令人开心了,因为这是真正的科学家所具有的永恒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