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是谁?广寒在哪?中秋怎么来?儿子问父亲,父亲却以月饼堵住儿子的嘴。果壳曰:放着我来!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赏满月、脑补嫦娥,这似乎是中国人在过中秋节时从来如此,理所当然的文化习惯。但是,你能想象吗?先秦时期就有了如今我们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时,关于中秋的记载就已经初见端倪;而月饼却直到明朝才产生?这些看似成套的“传统习惯”,其实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来源和长达2000年的时间差距。
过中秋,赏明月,吃月饼,今天这一成套的中秋传统,其实并不是同时形成的。
“中秋”,或称“仲秋”,本来是八月的别称。《左传》时代的历法按月份分配季节,从正月开始算春季,每个季节包括三个月。人们分别把孟、仲、季三个字按字辈排行的习惯加到季节名称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种别称,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传》时代以后的几百年里,寒食、重阳、七夕、端午、上元等我们今天熟悉的传统节日陆续破壳,但中秋却一直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月份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节才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在初、盛唐时期,已经出现了一些与中秋有关的零星而模糊的记载。比如《全唐诗》里就收录了李峤的《中秋月二首》,明确地把“中秋”和月并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时期以后,有关中秋的文本才开始大量涌现。
这一时期也终于出现了许多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中秋已经成节的例子。其中后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诗人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诗中明确体现了十五夜望月思乡的风俗,这与我们今天熟悉的中秋节有着确定无疑的继承关系。
月饼作为一种对部分人来说非常好吃的高热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大部分读者听到的说法大概是它起源于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货苏轼在《留别廉守》的那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经过报纸和网络的多年渲染,在公众心中已然成为了月饼起源的标志。然而,细读文本,我们就不难发现,苏轼在这里只是做了一层比喻,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这“小饼”跟中秋节有什么关系。
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喾的妻子。张澍辑本《世本·帝系篇》云:“帝喾下妃鲰訾氏之女,日常仪,是生帝挚。”“仪”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这里的“常仪”就是后世的嫦娥了。《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一般认为这个“占月”就是通过推算月球的公转周期来制定历法。“尚”、“常”都是阳部字,事实上“常”本身就是从“尚”得声的形声字。这个“尚仪”还是嫦娥。
在鲁迅心心念念的《三哼经》,咦,不对,是《山海经》里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两个故事发生了融合。《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义,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义”和“仪”古音同谐声者必同部,这里的“常义”仍然是嫦娥。在这个版本中,嫦娥成为了《山海经》神话系统中重要神灵“帝俊”的妻子,她生了十二个月亮,正在给月亮宝宝们洗澡。
而我们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产生在先秦时期。
这个传说与玉兔、蟾蜍的传说相似,全都来自于人们对月球上环形山形状的脑补。在《归藏》中,嫦娥变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这里月亮从嫦娥的孩子,变成了她的登陆地点。遗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虽然可以载人登月,却没有返回舱,于是她着陆以后就不知道怎么回来了。
后世将关于羿的其它传说也纷纷加在这个传说当中,终于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