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背后灵!形影不离,这朵专属的“云”永远围绕你左右

作者: 日色提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5-09-24

俄勒冈大学科学家詹姆斯•麦道发现人体周围有一朵微生物组成的“云”,研究了个人菌群与手机菌群的相似性,并探讨了其在疾病传播和犯罪调查中的潜在应用。

100万亿!这是寄居于人体的微生物的总和。如果这个数字仍不够直观的话,再来一个可能会吓到你:这些非我细胞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之多。最近,一直“死磕”人体微生物研究的俄勒冈大学科学家詹姆斯•麦道(James Meadow)又给人们带了他的新发现。

早前,麦道借助手机常与主人密切接触这一特点,证明了个人菌群(personal microbiome)与手机上沾染的菌群分布有很高的相似性,并进一步对前者作为非侵入式微生物监控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如今他又发现,在人体的周边,有一朵微生物组成的“云”包围着我们。

他的研究要求实验对象站在一间小型的无菌室中,要足足站上4个小时。为了排解实验对象的无聊情绪,每个人还配有一部笔记本电脑,供其打发时间。时间到后,研究者会在离其1米的距离采集空气样本,同时把有可能撒落在地面上的微生物也一并采集走。此外,为了进一步确认结果,麦道招募了更多实验对象,进行了第二轮实验。他要求这些人在无菌室中停留90分钟,而后只采集地面样本。

通过对这些样本中的微生物DNA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了许多寄生于人体皮肤、口腔、鼻腔乃至肠道的细菌;甚至在女性受试者的样本中,还检出了常寄生于阴道的细菌。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在11位受试者中,多达9位具有独特的个人菌群特征。

麦道说:“人们的举手投足、行走跑跳都会影响到身体周遭的微生物云。当旁边有行人走过时,你会感觉到一阵轻风拂过,这意味着你们二人的微生物云发生了相互作用。事实上,这样的相互作用每天都发生在你与同事、与家人、与地铁对面的路人甲之间。”

那么,这样的研究有什么用呢?麦道认为,研究结论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

要知道,在一些健康人的体表和鼻腔内,就寄生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是一种导致医院内感染的最常见因素,相信MRSA也存在于这类人周边的微生物云中。据他估计,麻疹病毒等呼吸道病毒也有可能在云里飘着。另外,由于个人菌群具有独特的特征,在犯罪现场调查时,如果能搜集到合适的样本,或许可以帮助警察识别嫌疑人的身份。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微生物学家蒂姆•斯佩克特(Tim Spector)对这项用途就相当看好,他表示:“假以时日,利用微生物云来识别特定的人没准真有可能。”不过,麦道承认,当前情况下,这个想法离付诸实现还相距甚远,毕竟罪犯呆在现场的时间有可能比较短,而且开放的环境容易掺杂干扰因素,导致结果并不那么准确。

UUID: ded7de5c-adb9-4946-8de2-9ae594eeeb0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9-24_真·背后灵!形影不离,这朵专属的“云”永远围绕你左右.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