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果壳的忠实粉丝且热爱心理学,那你一定非常熟悉皮格马利翁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和破门效应,对吧?其实,这所谓的“破门效应”,是我虚构出来的。即便是用这种瞎掰出来的术语去问一些心理学知识丰富的人,说不定也还是有人会点头称是哦!心理学家早已发现,在许多方面,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的表现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而这常常是不现实的。心理学家专门为这种错觉取了个名字:“高于平均水平效应”。
而在2003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保卢斯等人发现,人们会宣称自己了解并不存在的词汇。在一项实验中,他们“合成”了30个不存在的概念,让它们看起来像某些领域的专有名字,然后把这些瞎编的词与120个真实的词汇混在一起,去问参加调查的人:“您熟悉这个词吗?”这个“钓鱼”研究发现,有25%的人会声称自己熟悉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专业词汇”。
保卢斯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过度宣称”,这种现象表明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能力。
除了装作“术语通”,人们还可能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问题侃侃而谈。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经采访了一些美国人,问他们对《1975年公共事务法案》持什么看法。虽然这个法案根本不存在,仍然有1/3的被采访者表达了自己“深入”的见解。这种现象如此普遍,以致于直到现在,还不乏电视节目热衷于展现人们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情况。为什么人们会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过度宣称的现象?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的斯塔夫·阿泰、大卫·邓宁和杜兰大学市场营销系埃米莉·罗森茨威格最近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人们在评估自己是否知道某个知识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去检验自己的记忆和知识存储,而是依赖一种“知道感”,即好像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但在自命熟悉的领域,这种“知道感”却往往并不客观。换句话说,在那样的语境下,人们可能并不是有意地在吹牛,而是被自己的感觉给欺骗了。
阿泰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钓鱼实验检验了这种假设,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他们最初招募了两批志愿者,让志愿者先对自己在金融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自评。随后,研究人员给出15个“金融术语”——其中只有12个是真正的术语,3个是研究者捏造出来的——让他们判断自己对这些词的熟悉程度。而在对第二批志愿者进行的测试中,研究者还用金融知识测试检验了志愿者真实的金融知识水平。
在两批志愿者中,均有90%以上的人至少会对1个捏造的词表示“我熟悉这个词呀”。而研究者发现,志愿者越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认知中的“知道感”越强,就越可能过度地宣称自己熟悉那些不存在的“术语”。而看似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一点在于,那些经测试检验,金融知识水平更高的人,也更容易在测试中“装过头”。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的金融知识的确比一般人更好,所以在这方面的“知道感”可能会相应更加膨胀。
嘿,先别急着取笑金融界的朋友,会出现这种状况的领域并不局限——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又采用了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名词和术语对志愿者进行测试,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可以想象,这种效应所带来的后果并不永远只是简单的“失态”。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做这种听起来那么蠢的事?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当被问起这样的问题时,提醒自己认真地检索自己的记忆,面对事实,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