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到底有多危险?此次查获的箭毒蛙(可能是资料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报道称,此次查获的是一只黄带箭毒蛙。黄带箭毒蛙产于南美的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和哥伦比亚东部,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的地面上。它们一般只有3~5厘米长,和其他种类的箭毒蛙一样都是小个子。小小的箭毒蛙,既没有毒牙也没有蜇刺,它们的毒液是从皮肤表面分泌出来的,就像蟾蜍。
与传说中一样,当地土著居民确实会捕捉箭毒蛙,用它们的毒液来涂抹毒箭。全世界约有170种箭毒蛙,除了少数无毒种类,都具有大小不一的毒性。不过,箭毒蛙并不能自己合成毒素,而是直接吸收当地某些昆虫体内的生物碱,再富集到皮肤表面的腺体里。对捕食者来说,一旦毒素进入其血液,就可能危及生命。但如果是人工繁育的箭毒蛙个体,天天吃的都是果蝇、蟋蟀苗这种无毒饲料虫,也就失去了毒素的来源,是无毒的。
用金色箭毒蛙涂抹箭头。一般来说,取毒用不着杀死箭毒蛙,只要在它们身上摩擦摩擦就可以了。钴蓝箭毒蛙(Dendrobates azureus)。很难说哪种箭毒蛙最漂亮,不过只要是你喜欢的颜色,基本都能找到对应的种类。但是,万一箭毒蛙跑出去,在中国的森林里吃了奇奇怪怪的毒虫而重新变毒,中国又没有捕食者能治它,怎么办呢?
毕竟两栖动物入侵的先例并不少见,比如同样来自南美洲的海蟾蜍,已经在澳大利亚成灾;北美洲的牛蛙,在我国南方也威胁到了许多“土著”蛙类的生存。海蟾蜍,当年澳大利亚从南美引进它们,想让它们清除害虫。然而海蟾的皮肤能分泌毒素,澳洲本地的鳄鱼、蜥蜴和蛇类等捕食者却对这种毒素没有抵抗力,于是在吞吃海蟾之后纷纷暴毙,导致生态失衡。但是具体到箭毒蛙身上,就未必如此。
实际上,有剧毒护体的箭毒蛙,哪怕在南美原产地也没有捕食者敢碰——那身大红大黄、鲜艳无比的警戒色,就足以说明它们的有恃无恐。然而自然界没有超级物种,既然不怕被吃,箭毒蛙在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上就不咋样了。它们对温度、湿度、植被的要求都比较苛刻,如果哪个饲养者能养活箭毒蛙,在圈里就算是个高手。目前在国内,除了少数民间饲养者外,没有一家动物园的两栖爬行馆能养活它们(港澳台除外)。
国内适合它们的野外环境,恐怕也没有多少。饲养箭毒蛙,需要植被茂盛的雨林缸。繁殖时,很多种类的箭毒蛙是把卵产在凤梨科植物的叶子里,蝌蚪就在叶子积水形成的“小水杯”里长大;或者把卵产在湿润的地表树叶堆里。如果不是非常湿润、植物种类丰富的热带雨林,如果它们换一个栖息地,就很难正常产卵。
而且箭毒蛙的繁殖力比大多数蛙类都低,每次产卵不超过几十粒,而它们的卵、蝌蚪是无毒的,在捕食者面前十分脆弱……在美国、欧洲南部和新加坡这些宠物两爬饲养比较发达的地方,都没有箭毒蛙逃逸后形成野外种群、危害生态的报道。那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严查箭毒蛙进口呢?一方面是入境的活体生物,不管它们本身有没有毒、是否会造成物种入侵,都可能携带有寄生虫、病菌和病毒等。因此必须经过正规检疫,才能确保不会造成危害。
两栖动物的皮肤比较脆弱,如果传入外来病菌,对本土蛙类种群的打击可能远大于外来蛙类的竞争。比如来自常用实验动物——非洲爪蟾身上的真菌传染病“壶菌病”,近几十年来已经使北美、中美和澳洲的多种蛙类陷入濒危,教训非常惨痛。另一方面,就是多年来的雨林砍伐、宠物贸易等,已经对箭毒蛙的野外种群造成了威胁。
因此目前包括黄带箭毒蛙在内的箭毒蛙属所有种,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当中,禁止随意买卖。尽管国外流入的几种宠物箭毒蛙,大多是人工繁育(简称CB)的个体,在很多国家可以贸易,但在中国现有法律下是不可以的。尽管国内许多两爬爱好者都吐槽这种管理,但如果想当守法公民的话,还是不要惹麻烦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