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8日,2005年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举行。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文学奖,颁给了一项关于“啥?”的研究。在巴别塔的传说中,亚伯拉罕诸教的至高神似乎很威猛地把地上的人所讲的语言一瞬间搞得七零八落。虽然现在我们对语言学略有了解,知道各种语言不是一夕之间变化出来的,而是慢慢分化独立后形成的。
不过近期的语言学研究让我们得以想象,如果真有巴别塔变乱语言一事,那么人们在那一瞬间语言混乱过后,在听到他人所说的话时,大概都是同样的反应,一脸疑惑地反问对方:“啥?”(huh?)
“啥?”是人类共有的词汇。研究“啥?”这种琐碎的小东西似乎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但若仔细想一下,要是生活中没有“啥?”,恐怕会增加许多不便。举例来说,当我们听不清楚或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时,一声“啥?”就能代表“不好意思。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次!”这么复杂的语句,而且既不会不小心用错措辞而显得自己无礼,又能兼具人性化和亲近感。
首段所述的趣味性假设情境,按照近日的研究提供的结果,事实上是十分合理的。
位于荷兰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所 (MPI for Psycholinguistics) 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普朗克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s, MPI)之一,他们的研究团队发表于PLoS ONE期刊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值得玩味的讯息:“啥”是世界的语言所共享的;它是一个需要经过学习才会出现在人类沟通过程中的词汇。
这些研究者取样比较了不同语系的31种语言,发现各种语言中皆存在功能与声响与英语中的"Huh ?"(类似我们所说的“啥?”)几乎完全相同的一个疑问词。这点让我们察觉到它与一般具有明确意思的词汇有所不同。研究者的论据是,一般而言同样的意思在相异的语言里会有截然不同的发音,这为一个语言学的原则,称为符号的任意性( the arbitrariness of the sign )。
以“狗”这个名词为例,英语发音是dog,日语是inu,法语是chien。而“啥”却具有跨语言的高相似性,不同于一般的字词,这种差异让“啥”与一般的词汇区别开来。
另一方面研究者收集了世界各地10种语言,一共196个样本,让受过语言学训练的分析人员就5个语音学的向度各自独立分析这些样本,最后综合他们的听觉语音编码结果。研究者发现,虽然在不同的语言中,“啥”这个类别的字相对于其他单字,其发音与功能算是很接近的,但在各种语言的细微之处仍有不同。各种语言的“啥”会配合该种语言而在发音形式上产生细微的变化,例如有的语言是“ha”有的则是“a”。
研究者因此认为各种语言的“啥”还是会与其所属的语言系统统合( integrate )。而这个特征将“啥”与我们天生就会发出的声音,例如喷嚏声、鼾声、哭闹声等具有普遍性的声音区隔出来,从而支持其作为个别的语言中需要学习的一个单字的可能。
为了解决“为什么‘啥’会有跨语言的高相似度?
”这一问题,研究者由人们沟通时使用“啥”的情境( context) 着手,从演化的角度说明为何各种语言的“啥”会这么的类似。在对话的情境中,当我们不知怎么恰当地响应别人的话语时,便需要快速地向交流对象发出信号。这个信号必须能在就算无法妥善运用言词的情形下也能发出、而且最好是有询问性质,这样才能向发话者表明他必须再次发言。
关于这样一种“信号”功能,在各个语言中都有需求,并且各自依此需求发展出简短又能快速发出的疑问词。因为,在只有人类语言沟通内才有的“会话生态(conversational ecology)”下,不同的语言在相同的环境压力下趋同演化了,以致各种语言的“啥”会那么的相像。
科学的研究,总是会让人感受到,人类真的是很特别的一种动物。尽管“啥”看似简单而琐碎,只有短短一个音节,但就算是我们的灵长类近亲也没办法使用这种沟通的方式。这显示出了我们人类互动的复杂性,并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真的是极度社会化的动物,与其它动物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