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种日历:9月12日 棉铃虫

作者: 霜天蛾

来源: 果壳网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5-09-12

棉铃虫(棉铃实夜蛾)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棉花等作物。其成虫和幼虫具有多种形态特征,食性广泛,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转基因技术种植的BT棉虽然有效,但棉铃虫的抗性也在增加,人类与棉铃虫的斗争将持续进行。

棉铃虫(棉铃实夜蛾),学名为Helicoverpa armigera,属于夜蛾科,实夜蛾属的常见蛾类。这种昆虫历来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尤其在城市中种植蔬菜和观赏花卉的地区非常常见。棉铃虫体型中等,翅展约35mm,触角线状,背部隆起,覆盖灰黄色毛。前翅颜色从灰黄到褐色不等,有数道不规则波状横线,中室部位有黑褐色的肾状斑,后翅灰白色,外缘有黑褐色宽带纹。

棉铃虫飞行能力强,主要在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但白天偶尔也会出来取食。成虫保留了虹吸式口器,可以吸食花蜜。在阳光下,棉铃虫的复眼呈绿色。幼虫的体色多变,包括青灰色、黄色、红棕色等。幼虫胸足和腹足发达,前胸背板黑色,带有白色斑点。背线明显,气门和白色的气门线非常醒目,气门上部有一道暗色纵宽带,每节有数个毛瘤,疏生灰白色毛。

棉铃虫食性广泛,号称可吃100多科植物,较常取食的寄主大约有20多科,100多种,涵盖了大部分栽培作物,如锦葵科、十字花科、禾本科、葫芦科、豆科、菊科、蔷薇科等。它们偏爱花蕾、幼果,常从苞叶部位啃食,逐渐钻入花心,或直接由花瓣钻入。因其蛀食花蕾的特点,棉铃虫成为棉花种植业的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在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及新疆棉区多次大发生,可造成棉花减产35%。

仅靠人工捕捉、诱杀和天敌捕食等手段无法低成本高效率地遏制棉铃虫的肆虐。1997年,我国开始商业化转基因棉花的种植,转基因BT棉直接以棉铃虫作为靶向昆虫,抗虫效果好,还可减少农药对其他有益昆虫的毒害。到2010年,转基因BT棉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总面积75%以上。

不过,棉铃虫作为农业害虫社团的元老,自然也不是吃素的,随着连年大量单调种植转基因棉花,棉铃虫的体内也出现了BT抗性,且抗性个体频率还在逐年上升。人类与棉铃虫争夺资源的战争不可能一劳永逸,如在BT作物附近种植一定比例的非BT作物,作为害虫的庇护所,可延缓抗性基因的产生和发展。双方种种此消彼长的手段,将使这场资源争夺战变得多样化,并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UUID: cffd7fd9-0caa-4c61-87e1-fd101bdbcbb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5年/2015-09-12_【城市物种日历】9月12日棉铃虫.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