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互联网技术只是刚刚起步,但关于互联网的唇枪舌战已爆发。作为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名年轻教授,法尔曼觉得有必要设计一个简单符号,来缓解充斥在论坛中的口水战。无论是恶作剧还是嘲笑语句中,设计一个笑脸作为“开心果”(法尔曼称之为“jokemarker”)应该会有用处。于是他在键盘上四处搜寻,想组合出一个笑脸。“用什么来组成眼睛呢?”法尔曼陷入沉思。
不过当他找到了冒号作为眼睛时,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现在,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他发明的笑脸符号“:-)”。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日常交流越来越多地从口头语言转化为符号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