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外传:跳蚤马戏团

作者: 冉浩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5-08-31

本文介绍了历史上欧洲的跳蚤马戏团,这是一种利用跳蚤的本能进行表演的奇特娱乐形式。文章详细描述了跳蚤马戏团的起源、表演内容、训练方法以及其在现代的生存状况。

跳蚤对今天的城里人已经很陌生了,不过回到几百年前,跳蚤在城乡各地随处可见。它们大肆吮吸人血、传染疾病,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当时的欧洲人,就在跳蚤身上找到了乐子,开起了“跳蚤马戏团”。表演拉车的跳蚤演员。每辆小车只有几厘米长,重量却是跳蚤体重的数百倍。

跳蚤是一类专门寄生在鸟类、哺乳类等热血动物身上的昆虫,其中只有少数几种会吸人血。

跳蚤成虫的体长一般不到6毫米,却能一跳跳起几十厘米,跳到人的衣服、毛发上面。数千年来,它们一直和人类相伴,无论贫富贵贱都躲不过它们的骚扰。在欧洲,人们经历过14世纪的“黑死病”大流行之后,以为洗澡会感染疫病,普遍不敢洗澡,跳蚤就更常见了。

当时正赶上欧洲冶金技术大发展,一些有创意的铁匠为了显摆手艺,就制造了好几种精巧的微型道具,并以跳蚤为“模特”当众展示,比如能系在跳蚤身上的钢铁锁链……到16世纪末,开始有人利用这类道具训练跳蚤,让跳蚤演节目以供取乐,专门的“跳蚤马戏团”也随之出现。

马戏团里的跳蚤,能给观众表演拉小车、转木马、走钢丝、跳芭蕾等多项特技。

由于“演员”个头小,表演规模也小,通常是一位艺人提着箱子走街串巷,在街头支起摊位,十几个人在旁边围观。尽管跳蚤不能与人沟通,但为了增强演出效果,艺人会给每只跳蚤起名字。在18、19世纪的欧美许多城镇,都能见到这种跳蚤马戏团。就连童话大王安徒生都写了篇《跳蚤与教授》,故事里训跳蚤的艺人在“野人国”被奉为上宾。直到今天,仍然能看到跳蚤马戏团的表演。

让跳蚤演节目,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跳蚤的脑子还没盐粒大,成虫寿命只有两三个月,怎么训练?确实,跳蚤不能像猴子、大象一样听从人的命令,训练跳蚤完全是利用它们的本能。艺人挑选“跳蚤演员”时,会根据不同节目的需求,挑选那些身体健康、爆发力或耐力出众的跳蚤。反正大家身上有的是,数量足够“海选”。培养一名跳蚤演员,最重要的训练是让它多爬、少跳——把跳蚤关在低矮的盒子里,这样它每次跳跃都会重重撞上盒壁,渐渐就不敢使劲跳了。

然后训练者逐渐降低盒子的高度,最终使跳蚤习惯一点点往前爬,而不是轻轻一跳就无影无踪。

跳蚤演员可不会白干活,它们每天都要吸食鲜血才有力气。这时候,就该艺人发挥献身精神了:撸胳膊挽袖子,把跳蚤放到手臂上,用自己的血来喂跳蚤……光冲这点,就比那些连打带骂的驯兽师觉悟高多了。不仅如此,训跳蚤艺人还必须保证跳蚤生存的温度、湿度,避免跳蚤死亡。但即便精心照料,也难免有意外。

2013年春天德国遭遇寒流天气,结果一家跳蚤马戏团的300多只跳蚤演员集体“团灭”。幸亏当地昆虫学家及时捐献了几十只跳蚤,马戏团才得以继续演出。

从19世纪末开始,欧美各国大搞公共卫生建设,跳蚤也越来越少见了。为了寻找足够的跳蚤演员,训跳蚤艺人不得不去那些脏乱差的平民窟,甚至去野生刺猬身上找。出于防疫考虑,一些地区严格禁止饲养跳蚤,更挤压了跳蚤马戏团的生存空间。

如今在欧洲和美国,仅存的跳蚤马戏团只有区区几家,这门古老手艺濒临失传。不过它也有现代化的替代品:一些游乐场和街头艺人,用机械、光电手段制作了精巧的设备,仿佛有活跳蚤在表演,观众几乎看不出来。至少,表演这个不需要给自己放血吧!

UUID: 715d1189-5d90-4ea5-a777-ba0b0375611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4-2015年/2015-08-31_文明外传跳蚤马戏团:另类虫戏.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