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对面孔过目不忘,即使是仅有一面之缘的路人也可以清晰记得;有些人却连最熟悉的朋友或家人的面孔也无法分清。简单来讲,面孔失认症就是无法识别或区分人的面孔,又被称作“脸盲症”。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我们与他人的交流也更多,我们需要记住很多人的面孔,比如酒会中不同单位的人,办公室里新来的同事,甚至电影里不同的演员……越来越多的人声称自己是面孔失认症,那么如何来判断呢?
最初,研究者对失认症的研究源于脑损伤病人。他们大脑的部分区域由于撞击、中风或其他疾病等原因受到伤害。一般而言,其记忆能力或者智力都是正常的,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对一些熟悉的人或者家喻户晓的名人的面孔出现识别困难,但一般都能够根据其他信息,比如根据对方说话的声音和衣服来识别出对方是谁。
从脑损伤的部位来讲,有两个部位与面孔失认密切相关:其一是与面孔识别过程有关的脑结构损伤,主要是面孔知觉方向出现的缺陷,病人可能对区分男性和女性面孔或者匹配不熟悉面孔的照片方面的表现不好;其二是大脑后部到决策结构(大脑前部)的通路受到损伤。
2002年德国明斯特大学人类遗传基因研究所的托马斯·格鲁特等人开始关注是否存在没有任何脑损伤的先天的面孔失认症。
他们在当地大学里招募了689名被试者,发放问卷用来确定疑似的面孔失认症患者,结果发现了17个先天的面孔失认症患者。其中的14个患者同意进行进一步的家族内测试,结果所有被访问者家族中至少有一个亲属也存在面孔识别障碍。
2006年,他们根据遗传学的证据推断,除了上述的“获得性面孔失认症”之外,还普遍存在着先天的面孔失认症——遗传性面孔失认症,且后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障碍”,在白种人中有2.47%的发生率。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在看外国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开头出现了一堆人物,长相类似,头发颜色也差不多,尤其是遇到战争片,演员们穿着一样的衣服,连发型都不能做辅助,所以根本分不清人物角色。不过,这并不是面孔失认症,而是“异族效应”。这个现象是1991年由斯提芬·林德赛等人发现的:人们总是对于同种族面孔的记忆力比不同种族的要好,不过我们并不是天生就分不清这些人,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如果你仅仅是分不清楚生活中的陌生人或者电影中的人,但是对于熟悉的亲人或者朋友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来,那么这也不属于面孔失认,因为那些被诊断为面孔失认症的人连他们的亲人都认不出来。赫德也无法辨认他家人的脸,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两个女儿——凯瑟琳和简妮竟然也遗传了他的“脸盲症”:她们不但经常认不出老爸的脸,甚至也经常忘记老妈长什么模样!
大部分面孔失认症患者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会使用一些补偿方法,比如通过其他的特征,如身材、声音、服饰和发型等来识别他人,通过排除法来找到想找的人,或者他们会回避一些可能会出现识别不出他人的场合,比如大型的社交场合或者是拥挤的地方,避免遇到熟人。而一般实验中采用的面孔图片只有面孔信息,即脸的轮廓和眼口鼻这些简单的信息,不包括耳朵、发型等辅助信息,但这与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面孔失认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烦恼,他们可能没法看完一部电影,因为他们弄不清里面的角色;他们也无法从集体大合照中找出特定的某个人。但对他们而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和不同人的会面,带来不同的惊喜,这也算是生活的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