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令人悲伤的变故——特别是死亡——时,人们要依次经历否认(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bargaining)、抑郁(depression)和接受(accpetance)这五个阶段,你听说过这种说法吗?悲痛的“五阶段”理论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很多大众心理读物甚至教材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在死亡之外,它也被套用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当中。
虽然在民众中认知度颇高,但在心理学界,“悲痛五阶段”其实是一个备受质疑的理论。无论是它的原始结论还是种种外延,其实都不足以反映悲痛的真实状态。“悲痛五阶段”从何而来?原始数据可靠性存疑。添油加醋,更加离谱。将悲痛状态划分为5个阶段的理论出自瑞士裔美国人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Elisabeth Kübler-Ross)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在书中,库伯勒-罗丝总结了重症患者面对死亡时的态度:先是否认自己将死的命运,随后会产生“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愤怒情绪,随后过渡到“如果当时早点看医生就好了”等让步心态,然后出现抑郁情绪,最后能够平静地接受死亡。
在那个时代,临终患者因为没有治愈希望而遭到医护人员的忽视,而这本书的出现使得学者和大众开始关注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确实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现在看来,这本书中包括“悲痛五阶段”在内的不少观点其实并不可靠。
按照创始人库伯勒-罗丝的说法,“悲伤五阶段”是在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理论。在书中,她说明了数据的来历:由于实证研究数据难以收集,研究者采用访谈的方式收集了材料。在当时,访谈可能确实是针对死亡唯一可行的研究方法,但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可靠性并不高。在访谈中,研究者没有涉及有关“阶段”的提问,他们也没有进行后续访谈来确认这些“阶段”的时间关系。
虽然库伯勒-罗丝指出,五个阶段可能按其他顺序出现、不全出现或者出现“过山车”式的反复,但理论中的“阶段”之说还是造成了人们的错误理解。而后续人们的过度解读,也使得“五阶段”理论变得更加不靠谱了。在原书中,“五阶段”理论其实只是对临终病人心理状态的解释,而随着这个理论越传越广,它原本的适用范围也被逐渐模糊了。
后来人将理论解释的对象从自身的死亡扩展到了对他人死亡的态度,又进一步延伸到了更多日常生活的烦心事,例如失恋、失业、破产等。这个“接地气”的理论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欢迎,它也进入了很多心理学和医学的书籍中。但是,这些延伸其实全都是空口无凭,没有相应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持。在原理论的基础上,后人还对“五阶段”作出很多奇怪的延伸脑补。
每个人的悲痛都是独特的。后续研究不断质疑。面对悲痛,该怎么办?此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研究悲痛,他们得出的研究结果也在不断质疑着“五阶段”理论的可靠性。
耶鲁大学学者采访了233名刚刚丧失亲友的个体,发现大多数个体(尤其是老人)其实从一开始就接受了亲友的死亡。此外,被试并没有报告愤怒或抑郁等情绪,而是表达了对死者的怀念。
库伯勒-罗丝在著作中提出了愤怒对于缓解悲痛的必要性,认为个体的愤怒是“自我愈合”的过程。但后续的研究发现,愤怒并不是帮人度过悲痛的良方。2007年一项研究对66名丧偶或丧子的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表达出愤怒情绪的个体在之后的8~19个月中表现出了更多的抑郁或焦虑情绪。
库伯勒-罗丝还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难度过悲痛,这种观点其实也不可靠。有研究者指出,女性在抑郁评分上确实比男性得分更高,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女性更擅长情感表达,更容易说出自己“抑郁、绝望、愧疚”的情绪。而将抑郁评分作为协变量加以控制之后,研究者惊奇地发现,男女之间的差异发生了倒转——男性其实才是更难从丧偶之痛中走出来的那一方。研究者慢慢发现,悲痛其实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五种状态远远无法将其概括。
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悲痛研究的博南诺(Bonanno)教授在他所著《忧伤的另一边:有关丧恸的最新科学能告诉我们什么》中提到,悲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经历的影响,它本身可包含多重情绪。怀疑、麻木、怀念、震惊、愧疚等情绪都是悲痛的正常表现。甚至,在特定情况下,愉悦也是失去挚爱时的反应之一。
在中国古代,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认为妻子完成了自身的“季节更迭”,顺应自然规律,是一件喜悦的事情。同样,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多少对死亡抱有积极的态度。
由此可见,人人都会悲痛,但由于文化背景、人格特点、以及成长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悲痛又都是独特的,我们并不能对悲痛进行简单的概括。“五阶段”理论对理解悲痛并没有什么帮助,过分相信它也可能让我们对原本正常的情绪产生质疑和焦虑,反而不利于从悲痛中恢复。
悲痛虽然不是美好的经历,但却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从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情感连结,这些连结带给我们资源,防止我们受到伤害。分离会产生焦虑,而死亡作为永久性的分离,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巨大的。进化心理学认为,悲痛及其负性情绪是我们的保护机制。它提醒我们将注意力转向自己以作出调整,改变对世界的看法,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
所以,承认并接受悲痛的存在是从中恢复的第一步。
其实很多研究结果都显示,在悲痛面前,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脆弱。外向的人将社会支持当做一种“正能量”,内向的人则可以将独处作为恢复精力的方式。不过,在少部分人(10%~15%)身上,也会出现持续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无法消除的悲痛情绪。这种情况是否算作心理疾病目前还有争议,不过遇到情绪恢复的困难时,依然可以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总的来说,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来预测或者“规定”我们的情绪反应并不可取。悲痛是一个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过程,“五阶段”中提到的状态虽然属于悲痛的正常表现,但远不是它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