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生代的海洋霸主?

作者: 博物

来源: 博物微信推送

发布日期: 2015-08-18

本文探讨了中生代海洋中的霸主,包括鱼龙、蛇颈龙、上龙和沧龙等海生爬行动物的生态角色和演化历程。

亿万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恐龙统治着陆地,翼龙飞上了天空,而浩瀚无垠的大洋中也孕育出了各种“海龙”——海生爬行动物。从三叠纪到白垩纪,鱼龙、蛇颈龙、沧龙等巨型海龙漫游在大洋之中,鲨鱼比起它们都是小不点儿。在当时的海洋生态中,它们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海龙当中,最著名的或许是鱼龙了。祖先是陆生爬行动物的鱼龙,早在三叠纪就下了海,并且毅然决然非常彻底,“长回”了鱼的形态:身躯变成流线型,四肢变成鳍状,脚趾变成好几排细碎的小骨头,以增大鳍状肢的面积;脊背长出了背鳍,尾巴也像鱼一样分叉。不过这可不叫返祖,在生物学上被称为“趋同演化”,鱼龙为了适应海洋环境,就重新演化出了类似鱼类的样子。

鱼龙是从陆地回归海洋的进化典范,但与后来的鲸类有所区别:它们的后肢并没有完全退化,变成了腹鳍,尾巴的两片尾鳍也是上下排列的,不像鲸类是左右排列。鱼龙在三叠纪最为繁盛,诸如中国的喜马拉雅鱼龙、欧洲和南美的杯椎鱼龙、北美的秀尼鱼龙等(当然,这些地方在2亿年前都是海洋),体长都可超过10米。尤其秀尼鱼龙体长至少有15米,还是个体腔宽阔的大胖子,体重推测有数十吨,已经是须鲸的级别了!

然而外表像鱼、体型巨大的鱼龙,却大多选择了不那么“主流”的生态位——以菊石、箭石、鹦鹉螺等头足类动物为食,而很少捕食其他海洋动物。哪怕巨大如鲸的秀尼鱼龙,以及长着吓人大嘴的泰曼鱼龙、杯椎鱼龙,其化石也显示它们吃的是头足类。在海洋生态的变迁、以及其他海龙的竞争下,鱼龙到侏罗纪末期已经衰落,早白垩世之后就不见踪影了。

蛇颈龙也是著名的海龙,它们身躯呈纺锤形,用四只鳍状肢划水,而最醒目的就是那条长脖子。在侏罗纪、白垩纪,蛇颈龙都比较常见,其中最大的“薄片龙”全长14米,脖子就占了一半,有多达71块脊椎!

蛇颈龙类的典型代表“薄片龙”,脖子长度占了体长的一半,却并不灵活。过去的复原认为,蛇颈龙的脖子能像蛇一样灵活弯曲,甚至像天鹅一样高高抬出水面。但由于重心问题,它们在海中是没法扬起头颈的,颈椎结构也使它们的脖颈只能在有限角度内活动,并不特别灵活。古生物学家推测,蛇颈龙长脖子的作用,可能是隐藏它们巨大的身体,用不那么醒目的长脖子、小脑袋伸进鱼群当中进行偷袭。

1999年的BBC科普片《与恐龙同行》中,介绍了一种极为震撼的海洋巨兽:长25米、重150吨的“滑齿龙”!滑齿龙属于蛇颈龙的另一个分支:上龙类,又称短颈蛇颈龙,它们脖子短,却长着个鳄鱼一般的大脑袋。BBC给滑齿龙放了个超级大卫星,它们的实际体长很可能只有片中的四分之一。

与蛇颈龙、以及今天的海龟一样,上龙类游泳主要依靠两对鳍状肢,如果体型太大的话四肢负担会非常重。哪怕是目前估测的体型,上龙类应该也不是擅长快速游动的类型,主要依靠伏击、偷袭进行捕猎。即便没有前些年吹得那么神,在侏罗纪到白垩纪早期的海洋中,尚未发现比10~12米长的上龙类更强的海洋掠食者,它们仍无愧于当时的海洋之王。

再来看最后登场的沧龙。在今年的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里,沧龙扮演了一把终极BOSS,为海龙大大扬名了一番。但实际上,沧龙跟鱼龙、蛇颈龙和上龙并不是一家子,它们是蛇和蜥蜴的近亲!

白垩纪晚期出现的沧龙,是史上最强大的海洋动物之一。真正的沧龙,个头没有电影里那么大,约有10~15米长。它们的身躯细长圆滑,体表鳞片光滑而细密,有利于减少阻力,而不像电影里沧龙那样披着鳄鱼般的鳞甲。沧龙的鳍状肢主要用于控制方向,推进主要靠有力的长尾巴左右摆动。这种游泳方式,比用鳍状肢划水的蛇颈龙、上龙效率更高。

沧龙是沧龙类中最大的一种,直到8000多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沧龙类才出现。此时其他海龙已经衰落,沧龙类便快速演化出大大小小的种属,抢占了从近岸到远洋的各个生态位。大型沧龙类不仅有庞大迅捷的身躯,口中还有数十颗利齿,双颌还能像蛇一样张开很大角度,能把猎物整个儿囫囵吞下,堪称中生代最强大的海洋杀戮机器。当时不论蛇颈龙、巨海龟、鲨鱼,还是各种大型鱼类和乌贼,碰上沧龙总是甘拜下风。

遗憾的是,正当沧龙类如日中天之时,一颗小行星在距今6500万年前撞上了地球。撞击造成的烟尘遮挡了阳光,导致全球海洋生态崩溃,食物链顶端的沧龙也随之饥困而亡。如果再让它们多活五百万年,不知还会演化出什么超级海怪呢……

UUID: 60c24c4e-15be-4aa1-b6d0-bb1a32702ac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4-2015年/2015-08-18_谁是中生代的海洋霸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