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是从大肠顶端(盲肠)延伸出来的细长器官,长约5~10厘米,呈管状结构,内部是空的,和肠道连同。当阑尾梗阻或感染时就会引发阑尾炎。大约每一二十个人中就有1个人罹患阑尾炎(俗称盲肠炎)。这是由阑尾发炎引发腹部剧痛的疾病。如果放任不管的话,阑尾有破裂的危险,所以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切除阑尾。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疾病,占普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
尽管阑尾手术普及后,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此前已大为降低,但仍有0.1%~0.5%的患者死亡,在2013年,全球共有72000人因此丧生。
对于食草动物来说,阑尾是储备消化植物所需细菌的器官,但是对于人类这样的杂食性动物来说,阑尾的作用很久以来都不太清楚,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阑尾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无用器官。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实际上阑尾能够控制肠内细菌的平衡。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系研究科的竹田洁团队于2014年4月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ications)上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竹田洁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比较开腹且切除阑尾的小鼠与开腹不切除阑尾的小鼠,以研究切除阑尾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切除阑尾小鼠的大肠内,IgA阳性细胞(一种产生抑制体内细菌繁殖的IgA抗体的浆细胞)的数量很难增加。
他们进一步发现阑尾是产生IgA阳性细胞的器官,这里产生的IgA阳性细胞会移动到大肠以及小肠。
此前已经知道,IgA阳性细胞产生的IgA抗体能与特定的肠内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从而调节肠内细菌的平衡。如在小鼠肠内IgA阳性细胞增加之前切除阑尾,那肠内菌群构成与没有切除阑尾的小鼠将大为不同。也就是说,阑尾是控制肠内细菌平衡必需的器官。阑尾内侧的淋巴组织聚集着产生IgA阳性细胞所必需的细胞。
除了可以分化为IgA阳性细胞的B细胞外,还存在着将肠内细菌包裹进淋巴组织的M细胞,将该肠内细菌的信息传递给B细胞的树突状细胞等。
在阑尾淋巴组织产生的IgA阳性细胞通过血管以及淋巴管传递到全身后,最后在大肠或小肠发挥控制肠内细菌平衡的作用。人体肠道内部生活着一千多种细菌,其总数量超过100万亿,总重量可达1.5千克。只有大肠小肠各自保持合适的菌群,肠道才保有健康的状态。但是,如果本来应该很少的某些肠内细菌数量突然增加的话,菌群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诱发食物中毒、肥胖、炎症反应等。
在阑尾内部的淋巴组织,聚集着对产生IgA阳性细胞必不可少的细胞。在这里,存在着可分化为IgA阳性细胞的B细胞以及将肠内细菌吞噬入淋巴组织的M细胞。阑尾管内的细菌构成与大肠内部的细菌构成很相似。因此,淋巴组织得到了阑尾管内的肠内细菌信息后,就会产生主要维持大肠菌群平衡所需的IgA阳性细胞。不过,已经因阑尾炎切除了阑尾的读者也无需悲观。因为目前切除阑尾带给人体的影响尚不明确。
竹田洁教授说:“即使切除了阑尾,此前产生的IgA阳性细胞也还存在于体内,所以应该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如果阑尾炎不断恶化,还是应该切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