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器,大并不是王道!

作者: Revolucion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07-29

本文探讨了人类对乳房审美的复杂性,指出乳房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还受到下垂度、对称性、体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和现实研究表明,不同文化和时代对乳房的审美偏好各不相同。

虽然有“乳不巨何以聚人心”,但也别忘了“胸不平何以平天下”。人类对乳房的审美,标准并不是“越大越好”这么简单。人类男性会被乳房吸引。在人类中乳房的确不同寻常——大部分哺乳动物乳房只在泌乳的时候才发达,别的时候就瘪下去,可是人类乳房从青春期就开始发育,而且一直这么维持着。问题是,为什么?人类乳房的大小并不能指示泌乳能力——乳房里绝大部分是脂肪,乳腺的比例很低。

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假说是,乳房的大小是一种“诚实信号”——能够指示年龄。乳房的悬挂主要依靠结缔组织,而结缔组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松弛,因此观察乳房的下垂程度,原则上就可以判断对方的年龄。大胸自然是有好处的。它的作用正如孔雀的羽毛那样,是赤裸裸(有时也不那么赤裸裸)的炫耀。大胸还有另一个风险:暴露不对称性。相比之下,小胸就是比较不出彩但是更稳妥的方案:不容易暴露不对称,就算年龄偏大也不显。

这也正是为什么排除营养因素之后,乳房发育情况依然多样性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大胸无条件碾压小胸,那么人类早该变得全是大胸了。最后,在当代环境下小胸还有一个优势:体重。胸部脂肪多,所以和体重体型的关系极其密切。在一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小胸可能也得到了爱屋及乌的待遇。所以,现实中人们到底喜欢大胸的多呢,还是小胸的多呢?

虽然凭印象来说,我们会觉得大家都喜欢大胸,但是历史追溯和现实研究给出的却都是复杂的结论。综合来看,胸的大小本身对审美评价的效果并不很强,比下垂度、腰臀比、对称性、周长面积比等指标都要弱,而且——最要命的是——随着时间和地点不同还有所变化。譬如,中世纪时欧洲人喜欢小而坚挺的乳房,常见的比喻是“像苹果一样”;美国的理想胸型从1920年到1960年在不断加大,而自1960年至1990年代却在变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乳房闭口不谈,《诗经·硕人》、司马相如《美人赋》、曹植《洛神赋》等作品对女性身体赞美都不吝笔墨,却偏偏没有乳房的事儿。中国文学中对大乳的偏好似乎是伴随新文化运动而起的。另一个有趣的证据是缩胸手术的存在。

2012年美国整形医师协会的数据表明,仅为了美观而缩胸的手术达到了42022例,而胸部填充物取出手术也有21609例,虽然和新增隆胸的28万例尚有差距,但也足以证明胸部审美并非始终越大越好。

UUID: 538f68b8-e29a-4756-8dc5-242178bd040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7-29_胸器,大并不是王道!.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