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日本军国主义即将迎来穷途末路: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等“绝对国防圈”已被攻破,美军开始在菲律宾登陆。如果菲律宾被夺回,日本本土到东南亚的交通线就要被切断,无法再得到印尼和马来亚等地的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
危急之下,日本海军制定了“捷一号作战”计划,数月前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惨败的航母编队充作诱饵,而以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组成主力舰队,由栗田健男中将指挥,意图摧毁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上的登陆场。
10月23日凌晨,栗田舰队悄悄驶向通往菲律宾海域的巴拉望水道(中国称为南沙海槽),却不知道他们已被两艘美国潜艇——“海鲫”号(SS-227 Darter)和“鲦鱼”号(SS-247 Dace)紧紧跟踪。早上6时32分,“海鲫”号艇长麦克林托克少校放过了头两艘敌舰,在第三艘通过时下达了发射鱼雷的命令——可巧了,他攻击的敌舰,正是栗田的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
“海鲫”号发射的6枚鱼雷中,有4枚命中了“爱宕”号右舷,使这艘1.3万吨的巨舰在20分钟内就沉没了。随后“海鲫”号又发射了4枚艇尾鱼雷,击伤了另一艘重巡洋舰“高雄”号,使它被迫返航。同行的“鲦鱼”号也击沉了“摩耶”号重巡洋舰。这场潜艇伏击战,揭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的序幕,之后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两天。
“海鲫”号和“鲦鱼”号的功绩,不仅在于击沉2艘、重创1艘日军巡洋舰,更让“爱宕”号上的栗田健男司令官一度落水,登革热病情复发,而栗田的一半参谋和通信人员又偏偏被“高雄”号救起,在它被击伤后也随舰回港了。这就为之后的战斗中,栗田多次出现情报失误、决策失误埋下了伏笔。至于战斗结局,日本联合舰队的大型战舰几乎被连窝端了,从此再无能力与美军打海战。
然而在日军驱逐舰的追踪下,立下头功的“海鲫”号没能全身而退。因为导航失误,它在撤退时不幸搁浅在暗礁上无法行动,只得弃艇。在破坏了密码机和关键部件后,全体艇员被“鲦鱼”号救走。后来“鹦鹉螺”号潜艇开到附近,用主炮将其摧毁。直到今天,“海鲫”号的破烂残骸仍然躺在暗礁上,而那块暗礁其实属于中国领土——位于南海东南部的蓬勃暗沙!
1965年一支中国考察队来自勘测时,曾误以为它是搁浅船只上的锅炉……“海鲫”号(SS-227 Darter)属于猫鲨级潜艇,艇长95米,宽8.3米,水上排水量1549吨,水下排水量2463吨,装备艇首6具、艇尾4具鱼雷发射管。它1943年7月才完工服役,1943年12月底从珍珠港出发参战。莱特湾海战是它的第4次战斗巡航,也是最后一次,在此之前它只击沉过2艘日本运输船。
然而击沉击伤各一艘日本重巡的战绩,足以使它青史留名。然而,“Darter”被翻译成“海鲫”,其实并不准确。在美国人的叫法中,“Darter”是指一类鲈形目、鲈科(Percidae)的淡水小鱼,国内通常译为“小鲈”。小鲈一般不超过10厘米,身型细瘦,以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为生。它们总的来说挺不起眼,既没啥实用价值也没啥观赏价值。如果不是那艘功勋潜艇,或许大家都不会把这类鱼当回事。
而中国人说的“海鲫”,则是指鲈形目、海鲫科(Embiotocidae)的海鱼。这是一个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小科,只有20多种。成年海鲫体长一般为16~23厘米,主要生活在沿岸近海,比如我国的渤海、黄海以及日本、朝鲜半岛的沿岸海域。海鲫性情孤僻,不成群,因此不太常见。海鲫与淡水里的鲫鱼(鲤形目、鲤科)没啥亲缘关系,只是因为也是个头不大、身形侧扁,加之肉味鲜美被认为有滋补功效,所以得名。
海鲫在美国西海岸也有分布,体型比东亚沿海的要大不少,可超过40厘米长。英文称之为“Surfperch”,直译就是“浪鲈”。另外在东亚,还有另一种“海鲫”知名度更高,那就是俗称海鲫、黑加吉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是鲈形目鲷科鱼类。鲷鱼一族向来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著称,而黑鲷更被视为鲷鱼中的上品。
从外表看,黑鲷鱼如其名,是暗青灰色,体侧常有黑色条带,身体也像海鲫一样是侧扁,而背鳍上的11~12条棘刺则是它们最醒目的特征。黑鲷一般生活在岩礁底、沙泥底的浅海,在海钓界颇有人气。所幸黑鲷如今已能人工养殖,价格也不会贵得吓人了,有些地方的鱼市上十几二十块钱就能买一斤。当然,既然被称作“海鲫”,黑鲷体型也不大,一般也就几百克到一两公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