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是马兜铃科的草质藤本植物,中国南方及中部常见,生于路边或山坡灌丛中。植株有腐肉味,非常细弱,其种加词debilis意思即为“柔弱的”。叶互生,长圆状卵形,基部心形,花的形状很奇特,花被形成一个管状结构,基部膨大成球形,另一端扩大成喇叭形,一侧檐部延伸成长长的舌片。果实球形,黄绿色,挂在藤上的样子像挂在马颈下的铃铛,待熟透了以后,这铃铛还会沿着6条棱由基部向上裂成六爿。
看过西游记的人肯定对马兜铃这个名字很熟,因为它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三十六回,唐僧所作的一首药名诗中有“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两句。前半句是指路上收了三个愣子当徒弟,后半句形容匆匆赶路的经历。第二次出现是第六十九回在朱紫国,孙悟空治好了国王的病,猪八戒差点说漏嘴说药里放了马尿,被孙悟空用马兜铃混过去了。还记得当时旁边的太医怎么说? “兜铃味苦寒无毒,定喘消痰大有功。
通气最能除血蛊,补虚宁嗽又宽中。”可见马兜铃在古代是一味常见中药。
马兜铃入药被冠以各种仙风道骨的名字,如青木香、天仙藤等等,仿佛服用就能成仙似的。这些俗称不光指马兜铃一种,也可指马兜铃属的其他药用种类,在南方多指马兜铃和寻骨风A.mollissima, 而黄河以北常见的是北马兜铃A.contorta。
马兜铃的属名Aristolochia由古代希腊语Aristos(άριστος,意为“最好的”)加locheia(λοχεία,意为分娩)组成,古代欧洲人觉得这一类植物的花形状像女性的产道,就把它们拿来当作帮助分娩的药物。看来以形补形在全世界古代医学体系里都很流行。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马兜铃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对人体会造成不可逆的肾脏功能损害,并增加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马兜铃属和细辛属的植物大多均有此种毒性)。美国FDA、香港卫生署及欧洲药品评估局已禁止相关药品的生产销售。
另,在一些动物实验中,马兜铃甲醇提取物被发现可抑制E2前列腺素活性,因此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马兜铃虽毒,却是许多凤蝶的寄主,如裳凤蝶属、曙凤蝶属和麝凤蝶属等等,这些蝴蝶的幼虫靠马兜铃的化学成分保护自己,让捕食性天敌难以下咽。对养蝴蝶的人来说,学会在野外辨认马兜铃科植物也是一种必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