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噩梦:一朝被蜱咬,此生与“肉”别

作者: 山要

来源: 果壳网科学人

发布日期: 2015-07-17

澳大利亚人摩尔在32岁时突然患上红肉过敏症,经医生诊断,他的过敏源是猪肉和牛肉。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过敏与蜱咬有关,蜱的唾液中含有α-半乳糖,当蜱叮咬人体后,α-半乳糖进入血液,免疫系统将其视为入侵者并产生特殊抗体。之后,当患者食用红肉时,红肉中的α-半乳糖被抗体识别,导致免疫反应,产生过敏症状。

虽说大家都知道男人过了三十岁后健康状况多少会走点下坡路,但是澳大利亚人摩尔的下坡路走得实在是有点奇怪。身体状态一向良好的他,在32岁的时候突然被一种奇怪的病症所困扰。发病时,摩尔的全身都会出现类似荨麻疹的红斑,随后他会感到呼吸困难并因此被送入医院急救。

在摩尔进出医院几次后,负责治疗的医生判断他的症状应该是过敏,要避免再次发病就必须找到过敏源。但摩尔没有任何过敏的病史,生活地点和生活习惯也没有大的改变,这使得寻找过敏源变得十分困难。幸运的是,通过分析比较,医生们找到了线索:摩尔每次发病都是在用餐后数小时,因此很有可能是食物过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摩尔每次发病前吃的主菜都是牛肉或者猪肉,于是医生们把搜寻范围进一步缩小到肉类上。

让人有些费解的是,摩尔虽然称不上无肉不欢的肉食者,但从小到大一直在食用猪牛肉。几十年来相安无事的美味怎么可能突然变成过敏源呢?基于这个思考,医生们曾经一度把寻找的重点放在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上面,他们怀疑是某种新产品引起了过敏。又经过一番周折后,医生们惊讶地发现,过敏源既不是调味料也不是添加剂,就是猪肉和牛肉本身,摩尔患上的是红肉过敏症。

在普通人甚至普通医生眼中,摩尔的病情可能就是一则奇闻而已。

但对过敏专家努南医生而言,摩尔的病例再次加深了她心中的一个疑惑。二十年来,努南医生共收治过近50名红肉过敏症患者。这些人都曾经毫无问题地食用红肉,直到某一天过敏症状突然出现在他们身上。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对红肉过敏?努南医生一直试图找到答案。通过对患者情况的分析,努南和她的同事们首先排除了性别、年龄以及健康状况这三个因素。虽然有几名患者来自于同一个家庭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红肉过敏并不是一种遗传病。

细心的努南随后发现,这些患者中绝大多数人都居住或曾经居住在悉尼的北部海滩地区。一个地区出现如此之多的罕见过敏症患者,地理因素自然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经过一番排查,努南将怀疑对象锁定在了一种小虫子身上,它就是蜱。

蜱,也被叫做草爬子,它不是昆虫,属于蛛形纲,和蜘蛛螨虫是亲戚。由于蜱可能会成为一些疾病的传播载体,进行户外运动的人们常常被告诫要小心防护以避免被蜱叮咬。而悉尼北部海滩地区生活着不少袋狸,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恰好是蜱的寄主,这使得蜱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公害。努南就此推测,红肉过敏也许与蜱叮咬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努南对25名红肉过敏症患者的病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24人有过被蜱虫严重咬伤的历史。与普通的伤口不同,蜱在这些人身上造成了直径5到10厘米的巨大肿块。努南随后正式发表了这一调查结果,并据此指出严重的蜱虫叮咬会导致患者对红肉过敏。

美国科研人员首先发现了红肉中的何种物质造成了过敏。有趣的是,这一发现是受到一种药物过敏的提示。

2005年,一种名为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抗癌药投入使用。医生们很快发现,对于有些病人,使用西妥昔单抗会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些人甚至在第一次时就出现了过敏,这说明这些人的血液中早已经有了对这种药物的抗体。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过敏竟然还存在地区差异。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科学家们最终发现引起西妥昔单抗过敏的是一种名为α-半乳糖的糖类。

通过对大量人体血液样本的检测,科学家们证实地区差异确实存在,美国东南地区的人群对α-半乳糖过敏的比例确实要高出其它地区一截。

这一本来与食品不怎么沾边的研究结果,却给研究红肉过敏的米尔斯医生带来了灵感。与α-半乳糖过敏相似,红肉过敏在美国的高发区域恰恰也是东南地区,两者在地理分布上重合。此外,α-半乳糖是猪牛羊这些非灵长类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糖类,在异种器官移植和异种输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α-半乳糖会导致灵长类对猪的器官或者血液产生剧烈的过敏反应。这两条线索让米尔斯意识到α-半乳糖可能就是造成红肉过敏的元凶。

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米尔斯和他的同事们对24名患者进行了一系列食物过敏测试,同时通过检测患者血液内α-半乳糖抗体来确定他们是否对α-半乳糖过敏。结果表明,红肉过敏和α-半乳糖过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α-半乳糖造成了红肉过敏。

虽然找到了病因,米尔斯仍然有个大大的疑问没有解开。虽然原因不明,但是与输血、器官移植或者注射抗癌药物这些途径不同,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α-半乳糖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过敏症状。那些红肉过敏患者过去也可以正常地食用红肉,说明食物中的α-半乳糖曾经对他们毫无影响,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α-半乳糖过敏的突然出现?

努南发现了蜱和红肉过敏的联系,却没能解释蜱到底是如何导致了过敏。但米尔斯在读过了努南的研究结果后恍然大悟,原来蜱才是他一直在寻找的那个因素。

米尔斯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终搞明白了大致的机理。原来,在蜱的唾液中同样存在α-半乳糖。当蜱叮咬人类的时候,α-半乳糖会随着唾液进入血液并随即被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将α-半乳糖视为入侵者的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特殊抗体的方法将它“记录在案”。

之后的某一天,被蜱咬过的人吃下的红肉中所含的α-半乳糖被他体内的特殊抗体“认”了出来,免疫系统误以为之前的那个入侵者又来了,于是一系列剧烈的免疫反应被启动,人体也就出现了红肉过敏的症状。

虽然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目前还不明了,例如,为何不同患者从蜱咬到红肉过敏的时间间隔不同?为何被蜱叮咬的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红肉过敏?为何过敏反应要在餐后3到6小时才出现?,但至少蜱咬造成红肉过敏这个有些匪夷所思的现象的神秘面纱已经被揭开。

蜱咬可能造成从此与美味的红肉绝缘。对于肉食爱好者来说,是不是宅在家中远离野外才是保住美食的唯一办法呢?其实大可不必。

与被蜱咬伤的人数相比,红肉过敏症患者的数量要小很多,并非每个被蜱咬伤的人都会变得对红肉过敏。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只有非常严重的蜱咬伤才有导致过敏的风险。另外,掌握相关的知识,被蜱咬后作出准确及时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严重咬伤的发生,也就避免了红肉过敏。

并且,以上研究中,被发现能导致红肉过敏症的是北美的美洲钝眼蜱(Amblyomma americanum)和澳大利亚的全环硬蜱(Ixodes holocyclus),中国的蜱虫是否能引发这种过敏症,尚不得而知。

此外,蜱虽然不易发现,但是并非无法防护。在有蜱出现的地区,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合适的驱虫药水,都可以避免被蜱咬伤。有科学知识的帮助,美味的肉食和美丽的户外景色完全可以兼得。

据协和尹佳:中国已有这样的病例,详细情况将于近期发表在国外有关杂志上。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的文利平医生,已在2011年中华变态反应学会全国学术会议上首次报道了中国的这种病例。

UUID: 5bcfd2a3-c24c-4670-b04d-c8facc5a6f5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5年/2015-07-17_肉食者噩梦:一朝被蜱咬,此生与“肉”别.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