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期《美国灵长类学杂志》的封面照片是一只看上去并不特别出众的猴子。这一带有着极高的降水量,这造就了一个丰饶的生态系统,同时,这里也是世界上地形最崎岖的地区,雪山高耸,峡谷深切,这又使得物种非常容易产生隔离分化。这些对于物种多样性而言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却阻碍着人类探索的脚步,我们对这里知之甚少,哪怕最近开通了公路,对这里的了解也并没有加深多少。
正是藏东南的这种神秘,让我从中学时代起就一直关注那里。终于,我还是抑制不住这好奇心,在2012年9月正式踏上了前往墨脱的第一次考察之旅。初次考察的目的地是墨脱东南部无人区深处的贡堆神山。没想到的是,当我翻越海拔4600米的缩瓦卡山口进入到墨脱县境内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一群奇怪的猕猴。
2013年10月,应影像生物调查所与西藏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的邀请,我参加了西藏野生动物二次调查墨脱部分的野外工作。这次的调查目标主要是大型兽类,我们采用红外自动相机作为主要调查工具。调查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把30台红外相机布置在丛林深处的动物必经之路上,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而且十月的墨脱雨季尚未结束,丛林一如既往的潮湿,塌方和泥石流的威胁仍在。
营地附近的这片原始森林,是我见过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了。然而时间紧迫,必须在天黑之前设置好这一片区的红外相机。我和向导一头钻进这片从未被扰动过的森林,直径两三米的巨树比比皆是,纵横交错的树枝遮蔽了天空,透过丝丝空隙,可以看到最高处的树叶在水雾里若隐若现,一些巨树的树干张开了巨大的黑洞,像是随时能把人吞没,我总是担心从洞里窜出一只黑熊来。
在出发后的第四天,我如约在傍晚时分回到了格当乡。鉴于格当一带丰富的野生动物活动痕迹,我临时决定在这再增加一个考察点:位于金珠藏布中下游交界处的美玉隆巴,也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久闻其声不见其形的白颊猕猴。那天上午,我和向导从美玉隆巴沟口准备往丛林深处挺进时,突然向导一把拉住我,指着脚下山谷里的河边上的一群猴子让我看,一群大约七八只猴子正在河边嬉戏休息。
虽然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了白颊猕猴确实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但还是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白颊猕猴在形态上的不同之处。这种猴子最大的特征是拥有丰满的颈部毛发与长长的脸部胡须,成年个体这些毛发构建成一个圆而丰满的脸部形态,脸颊部位通常是灰白色的,与周围毛发形成明显色差,这也是我们定名白颊猕猴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大,头部白毛会越来越多,到老年后整个头部都会变成白色。
然而让我担忧的是,在我们从白颊猕猴的模式产地岗日嘎布回来后的不到半年里,水电规划部门的考察队便进驻了这里,并在整个金珠藏布规划了超过十座水电站,其中一座水电站的坝址竟然与白颊猕猴模式个体的拍摄地完全重叠。而这样的规划,全然不顾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地震极烈区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