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果也要“看公母”?你以为是买螃蟹啊

作者: 顾有容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07-10

文章讨论了民间流传的“水果分公母,品质有差别”的说法,通过科学分析,指出水果的性别取决于结果植株的性别,而植物的性别系统复杂,水果的性别只有母或双性,不存在“公水果”。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实际上是基于表面形态特征差异,与植物的性别无关,且这些方法在科学上无法成立。文章还具体分析了几种常见水果的“公母”分辨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并无科学依据,除了库尔勒香梨,因为宿萼果和脱萼果之间的品质差别比较大,可以通过外形来判断口味。

啊,夏天!水果的季节又到了!坊间流传着小窍门——“水果分公母,品质有差别”,一系列方法涵盖了苹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见水果,号称居家旅行秒杀优质水果的秘诀。然而,这些方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值得质疑的:水果真的分公母吗?能用这种方法挑到好吃的水果吗?

水果有性别吗?水果是可食用的新鲜果实的通称,而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

果实由内含胚珠的子房(有时还有花瓣、花萼和花托等器官)发育而成,结构通常可以分为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水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也就是俗称果肉的部分。此外有些水果不是单独的果实,而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它们的“果肉”来自花序轴(如无花果)或者花被片(如桑葚和菠萝蜜)。这些可食部分与有性生殖过程无关,完全是由结果植株(即所谓母本)的组织和器官发育而来的。也就是说,水果的性别取决于结果植株的性别。

而植物的性别并不能简单地以雌雄划分。用于描述植物个体性别和种群性系统的术语就有好几十个,像“雄全异株伴随二重雌雄异熟”这样的奇葩表达也屡见不鲜。纷繁的植物性系统,让“水果是否分公母”这个问题显得格外复杂。

尽管植物的性别系统具有高度的多样性,但用于有性生殖的配子体只有雌雄两种,即胚珠和花粉。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植物个体分成三大类:只产生花粉的,可称为公;只产生胚珠的,可称为母;既产生花粉又产生胚珠的,比如雌雄同株这种最常见的植物性别,只好算个二尾子啦。产生果实和种子是雌性功能,纯雄性植株无论如何不可能结果,所以水果的性别——确切地说,果肉的性别——只有两种:母,或者双性。“公水果”是绝对不存在的。

“分公母挑水果”可靠吗?水果分性别只是极特殊的现象。绝大多数水果都只有一种性别,比如双性的苹果、梨、桃、荔枝、西瓜等,以及“雌性的”橘子和脐橙。即使是可能出现两种性别(不是公母,而是母和双性)的水果,不同性别间也无法通过形态特征来区分,因为影响水果形态的因素几乎都不涉及有性生殖过程。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根据一两种简单的表面形态特征差异,与植物的性别没有关系。

换句话说,就是“民间说法中的公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公母”。这些方法在科学上无法成立自不待言。那么退一步说,这些形态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们与水果的口感和味道是否有关呢?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UUID: a2a62c91-6fff-44f1-b5a5-efb5b0a4a96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7-10_挑水果也要“看公母”?你以为是买螃蟹啊.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