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泳回到家还能淹死人?这到底是不是“干性溺水”?
新闻事件:
于一个普通的夏日在游泳池游过之后,一位澳大利亚母亲发现她的儿子的行为出现了某些异常。X光显示孩子经历了干性溺水,如果不立即救治会致命。这种溺水很罕见,只吸入6大汤匙的水可能就会出现。救治的关键在于了解并认识这种情况的症状:行为异常、疲劳、嗜睡、咳嗽、呼吸急促及脸色苍白。
真的是“干性溺水”?
为了查证这篇新闻,果壳谣言粉碎机编辑特地找到了原报道:报道里面说是secondary drowning/Dry drowning,但这俩似乎不是一个东西,这里其实应该是secondary drowning吧。干性溺水(Dry drowning)的重点是喉部痉挛造成急性窒息,因为气道的开口被封闭了,所以肺内可能会几乎没有什么进水。
迟发性的secondary drowning则是在吸入水(但没有致死)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的,这个时候会存在肺水肿的情况。
之前果壳网的文章里面也有提到:“迟发型溺死”确实有。人在溺水的当时没有死亡,而是在溺水后的24小时内死亡,就可以被定义为迟发型溺死,其原因多为继发性肺水肿、支气管炎或肺脓肿等。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人们还不是很清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当时灌入的水不太多,所以人才没有立即死掉。因为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所以很少有相关的研究论文。一则病例报告指出:这种迟发溺水导致生命危险主要的原因是肺部的气体交换受阻,肺泡功能障碍,肺泡表面重要的表面活性剂流失。这里提到这种情况是不太常见的,在所有的溺水相关事件中占了2~5%。
这个问题在孩子身上更值得警惕,但成年人也不是没有可能,上面这个病例就是一个44岁的女性。孩子玩水的时候需要注意看护,然后一些疾病的患者也要留意(像这个病例是个癫痫患者),醉酒时也不要游泳。这种迟发溺水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等,如果有异常需要尽快就医,争取时间对救治很重要。另外对发生溺水之后看起来恢复了的人也要留意观察。
干性溺水是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太复杂,容易被搞得晕头转向的原因是译名不匹配和术语失当。很多人都知道溺水分常见的湿性“溺水”/湿溺(wet drowning)和罕见的干性“溺水”/干溺(Dry drowning)——或者应该说,溺死。一般来讲溺水指身体没入水中,后存活超过24小时的,才被称为溺水(submersion),而存活未超过24小时的,被称为溺死(drowning)。
本次事件的原稿和译稿中基本都弄混了这个基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又将其和迟发性溺死(Delayed drowning)混在了一起。迟发性溺死是什么呢?就是本来溺水者自然恢复或经急救等手段已存活超过24小时,然而又因继发症状等再次死亡的,就称为迟发性溺死,具体的病理解释方面引用秦明的那段已大致解释清楚,这里还有一篇补充。
但要注意的是大陆一般将溺水当时没死,然后在24小时内挂了的就叫做迟发性溺死,这就会导致与下面要说的情况冲突。
Secondary drowning 是迟发性溺死的一种分支情况,一般可在溺水后12-72小时(显然已经超过了24小时的限定)出现,它并不等于迟发性溺死本身。它的名字很直白,就是二次溺死/继发性溺死,是由延迟性的肺水肿导致的、在貌似康复后的溺死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目前的研究确实比较少,能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病理机制还不太清楚——欢迎补充。上面论文对损伤机制做了推测,但到底为什么会坑爹还是无解……
那发生干性溺水,有救吗?喝水也会溺死吗?怀疑有此类情况发生怎么办?由于再怎么唬人,它也就是一种肺水肿,这就简单多了,如果在游泳时呛了水,之后的三天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腔疼痛,大汗疲乏的就可以去看医生了。
对于所有不自主呼吸道没入水中,挣扎和呛水者(即有溺水过程),救上岸后即使看起来清醒无恙,也应医院检测观察。游泳时,自主状态下瞬间的呛水不属于干性淹溺,更不会发生二次淹溺,不需要恐慌。不管任何原因,不管是否泳池下水。当儿童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喘鸣、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至昏睡时,都应即刻送医。因为很多疾病可以出现以上表现。这些症状并非二次溺水所独有的。湿性溺水也很难搞啊!倒过来背着跑管用吗?
迷信“倒背着跑”的群众快闪开!医学硕士表示:溺水后由于大量水或水中的异物同时灌入呼吸道,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喉、气管反射性痉挛,声门关闭,水中污物、水草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甚至呼吸、心跳骤停,以致死亡。传统上对溺水者的急救一般分3步:清除口、鼻中杂物。
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背后用力将阻塞物拍出气管。控水。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控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可用膝盖点压溺水者腹部,使水排出。
也可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遇到体重较轻的小孩,可以将他倒提,按压腹部排水。CPR。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就需进行心肺复苏术,就是人工呼吸加胸外心脏按压。其中,胸外心脏按压更重要。
实际上,控水在溺水急救中反而是最不重要的,而只适用于处理心跳呼吸仍存在的溺水者。溺水抢救标准的做法是更强调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外科医生表示:溺水中有一部分为干性溺水,肺内无水,早期复苏可纠正低血氧。遇溺水者首先应判断有无心跳呼吸停止,如有停止,立即心肺复苏(CPR),不控水;如果呼吸心跳尚在,方可按上述方法控水。首先淡水进入肺会很快被肺泡吸收;其次,即使是海水溺水,能被控出来的水大多也是胃里的(不控也罢)。溺水者的死因往往不是喝水太多,而是反射性的窒息。心肺复苏一定是首要选择!!
有人猜测此例中奔跑时的颠簸可能改变了孩子胸廓的形状和体积,和按压胸骨有类似的效果。但这只是猜测,孩子更可能呼吸心跳并没有完全停止,所以“控水”才能奏效。微博上也有专业医生表示“倒背奔跑”救活孩子很可能只是巧合。
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应尽量采取标准急救方法,而不是满足少数个例的“特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