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入侵物种“变废为宝”的案例?
问题:请问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是否存在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将其 “变废为宝”的成功案例么?
回答:
这个要分清楚生物入侵和引种栽培这两个概念。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入侵种变身为重要资源的案例,但是,反向的变化倒是比比皆是,比如凤眼莲(水葫芦)当年就是作为饲料引进的,但是爆发后难于控制;比如福寿螺,牛蛙是作为食用物种引进的,但是已经变成很厉害的农业害虫。为祸一方的水葫芦福寿螺,无法控制还有寄生虫,十分棘手。牛蛙很美味,但吃货是无法击退入侵物种的……
简单说一下原因,能成为资源有几个条件:
1. 利用率高,品质高,要么肉得很好吃(这是什么概念,参考羊肉串,金枪鱼寿司),要么得好用,参照棉花。福寿螺的肉明显不如海螺和田螺好吃,所以很快被放弃了;
2. 产量稳定,不能想有就有,不想有就没有,一定是在适当的时间集中收获;
3. 可控性,一定是在我们控制范围内。
入侵种恰恰有反面的特性:
1. 品质不高,利用率不高,比如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已经搞了几十年了,根本就没有进展,这东西造纸纤维不够长,做饲料有毒,连烧火热量都不高,真的是百无一用;
2. 不可控,只要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比如福寿螺和牛蛙,根本就无法控制。
唯一能想到的可以利用的入侵种就是罗非鱼(非洲鲫鱼)了,在我们南方温暖水域,这种鱼相当凶猛,把本土鱼类几乎赶尽杀绝。我记得十几年前去西双版纳实习,还能在江边的菜市场看到不同的野生杂鱼,但是现在几乎都是罗非鱼的天下。不仅如此,连钓鱼玩钓上来的十有八九都是罗非鱼。还好,这东西比较好吃,所以也算能弥补生物入侵的一大缺憾。但是,本土鱼类的消失就是永久的一大遗憾了。
算了,先去多吃点香茅草烤罗非鱼了。
扩展阅读
猴哥八戒沙僧白龙马,算入侵物种吗?
吃货研究所
分享菜谱,吐槽黑店,辩论甜咸之争,挑战“相克食物”,上可鉴赏怀石料理,下可传授如何挑瓜……不是会吃饭就能叫作吃货!
让能好怎来统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