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儿童都懂得,路见不平一声吼

作者: Sharken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06-29

本文探讨了第三方惩罚现象,特别是在儿童中的表现。研究发现,3岁儿童就能表现出第三方惩罚行为,这表明这种行为可能是人类的一种天性。研究还揭示了儿童在面对不公平行为时的反应,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越来越具有公平意识。

当你看见景区里的小商小贩坑宰游客,或是有人在超市中顺手牵羊时,你是否会挺身而出?仔细想想,无论是举报不良商贩还是见义勇为抓小偷,很多时候对你而言都没什么直接好处,还要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甚至还会因此受到伤害。不过,尽管这样做是“吃力不讨好”,但我们仍然乐此不疲。

行为经济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第三方惩罚”(third-party punishment )——由经济利益无关者对违反社会规则的个体实施的惩罚。

希望正义得到伸张以及对公平社会的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为此人们创作了大量普通人变身超级英雄安良除暴的故事。第三方惩罚,社会秩序的保障。这种惩罚对维持人类群体的合作十分重要。无论哪一时期,总会有一些人想着“搭便车”或是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如果这些人的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劣币”自然就会驱逐“良币”,到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破坏社会规则。

目前的研究一致发现,成人中存在稳定的第三方惩罚现象。那么儿童会不会表现第三方惩罚呢?如果会的话,它又是在多大年龄时出现呢?曼彻斯特大学的基思·詹森(Keith Jensen)对此颇有兴趣,他和他的同事近日在一项研究中不仅回答了这些问题,还试着揭露了儿童第三方惩罚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为了有效解决问题,研究者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可以旋转的圆桌,通过转动圆桌可以在儿童和木偶之间分配一块饼干。左边是儿童作为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木偶2(破坏公平的人)将本属于木偶1(受害者)的饼干占为己有。这个时候儿童需要做出决策,是对木偶2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无动于衷,还是对其做出惩罚——将木偶2非法占有的饼干抛入洞中。右边则涉及儿童自己的利益,木偶2转动桌子,把儿童的饼干据为己有。

结果显示,当破坏公平的木偶2从儿童自己这里拿走饼干时,3岁儿童有50%的几率会实施惩罚:将木偶2攫取的饼干丢入洞中,而8岁儿童作出这个选择的几率接近80%。这反映出儿童讨厌受到不公平对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越来越具有公平意识,他们变得乐意惩罚违反公平的人。

研究儿童的第三方惩罚有利于了解人类惩罚行为的起源,3岁儿童就会出现第三方惩罚行为,说明这一行为很少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惩罚不公平因其特有的适应功能,可能是演化赋予我们人类的一种天性。然而,和人类亲缘关系很近的黑猩猩在目睹其他同伴偷窃时,却不闻不问,即使受害者和它有血缘关系。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解释这个现象,但詹森教授的研究却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UUID: bb7f8b03-cdc2-431f-865e-dbef60876e7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6-29_就是看不惯!路见不平一声吼,三岁小朋友都能做到.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