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蔡康永出柜14年后再度开腔,直言“娱乐圈的人出柜前都先来问我”。他坦承自己的矛盾:“处于理性考虑,我通常会拦住他们;但站在孤单的立场,我又很希望很多人陪我。”蔡康永感慨落泪,心酸地说:“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向爸爸妈妈证明我们不是妖怪。”同性恋当然不是妖怪。他们的基因经历演化的考验,依旧流传了下来。弯和直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它们都是基因决定的。
过去二十年间,关于同性恋的生物学起源的论文发表了数十篇,这个问题变成了正儿八经的科学问题。那么,同性恋的出现符合达尔文演化理论吗?迈克摩尔和瑞恩的当红歌曲《Same Love》成为美国支持同性婚姻阵营的非官方主题曲,这首歌引起许多同性恋人士在认识自己性向上的共鸣。歌词嘲弄那些“认为这是后天人为决定的,所以可以通过治疗和宗教被治愈,重新塑造性倾向”的人。
也有少数同性恋对歌词持异见,他们坚持性倾向的决定是社会构建,他们有意识地选择同性伴侣并以此为傲。不过,科学观点支持迈克摩尔。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研究人员发现,同性恋者的母系亲属中也有较多同性恋,而遗传被认为是这一现象原因之一。同样相关的还有一些研究(虽然算不上实打实的“证据”):成年直男和弯男的大脑存在差异,并且动物中也有五花八门的同性恋行为。
大约400个物种有同性恋行为,其中与人最接近的物种是倭黑猩猩(雄性和雌性都有)。尽管长期偏爱同性交配的情况很罕见,但有6%的雄性大角羊是“真·基羊”。但是考虑到同性恋男女的孩子要比直男直女来得少,一个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从演化观点来看,这是个悖论。
”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的保罗·瓦希(Paul Vasey)说,“如果男同性恋这种性状有遗传成分,携带该性状相关基因的个体不去生育的话,该性状是怎么在演化中流传下来的呢?”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个演化难题的最终答案,但他们有好几个理论。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机制在起作用。大部分理论基于对男同性恋的研究。对女同性恋演化的了解相对空白──其演化机制与男同性恋有可能是相似的,也有可能是完全两码事。
编码同性恋的基因也干别的事儿。在某些情况下编码同性恋倾向的等位基因(或一组基因),可能在另一些情况下给生物带来很大的繁殖好处。这种机制可以补偿同性恋缺少后代的状态,并保证该性状的延续,因为有非同性恋的携带者把相应基因传下去。至少有两种方式会让这种情况发生。一种可能是,该基因会给直男直女带来某种心理特点使其对异性更具吸引力。
“我们知道女性普遍喜欢自己的男人在行为特征和面部特征上有些娘,因为这也许跟更会带孩子、更有同情心等事情有关。”卡茨·拉曼(Qazi Rahman)这么说。他和其他人合写了一本名为《生来就弯:性倾向的生物心理学》的书。他们的理论认为,这类基因“剂量”低时会提高携带者获取繁殖机会的成功率。偶尔有某位家庭成员获得的剂量较大,结果影响到了他或她的性倾向,但该等位基因在总体上仍然有繁殖优势。
能让“同性恋等位基因”弥补繁殖缺陷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异性中产生相反的效果。比方说,某等位基因让表达者为男性所吸引,这对女性来说就具有明显的繁殖优势。而当它出现在男性的遗传密码中时,就会表现为吸引同性。但只要同性吸引的情况较少,该等位基因总的来说还是有演化上的净收益。现在有一些证据支持第二种理论。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安德烈·坎培里欧-西亚尼(Andrea Camperio-Ciani)等人发现,男同性恋的母系女性亲属(比如男同性恋者的姨妈)比直男的母系女性亲属生育的孩子更多。这么看来,由于未知的遗传机制,位于男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帮助同家族的女性拥有更多孩子,但会造成男性同性恋。该结果尚未在某些少数民族人群中得到重复,不过这并不是说坎培里欧-西亚尼在意大利人群中得到的研究结果就是错的。
同性恋是家里的好帮手。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要理解人类同性恋的演化,我们需要看看同性恋人士是如何融入其他文化的。保罗·瓦希为检验一种叫作亲缘选择的理论(又叫“家里好帮手”假说),在萨摩亚岛上做了一项研究。其观点认为,同性恋人士靠促进兄弟姐妹的繁殖适度来,弥补自己没孩子的缺陷,包括给兄弟姐妹的孩子提供金钱,做些叔叔做的事,比如照顾孩子、帮助孩子学习等。
同性恋者与他们侄子侄女有一部分基因是一样的,因此该理论认为,编码性倾向的基因也就传下去了。怀疑这个理论的人则指出,平均算来一个人与他的侄子侄女类亲属共享四分之一的基因,那么每弥补一个没能出现的自己的孩子,就需要多两个本来不用出生的侄子侄女。瓦希并没有计算同性恋倾向让同胞手足的繁殖率提高了多少,不过他证明萨摩亚岛的“同性恋”确实比直男花更多的时间做叔叔做的事。
瓦希提到自己的这一发现时说“我比谁都惊讶”。他实验室以前发现,日本男同志对侄子侄女的照顾并不比没孩子的直男直女来得多。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得出的结果也是如此。瓦希认为,他在萨摩亚岛之所以会得到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男同性恋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当地的男同性恋又称fa’afafine,被归为第三类性别,他们的穿着与女性一样,他们还会与自认为是“直男”的男性有性行为。
他们属于跨性别群体,不喜欢被人称为“同志”或“同性恋”。瓦希猜测,fa’afafine对侄子侄女之所以更照顾,部分是因为他们在萨摩亚文化中得到了接纳,这与同性恋者在西方和日本受到的待遇可不一样(他说“如果亲戚因为你是同性恋而拒绝接纳你,你是不会去帮助他们的。”)但他也认为,fa’afafine的某些生活方式可能让他们更有照顾侄子侄女的倾向。他猜测还会在世界上其他“第三类性别”人群中发现类似的结果。
如果真是这样,家里的好帮手理论也许可以部分解释同性相吸的遗传性状为什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正因为这一假说,瓦希猜测,被视为男性又有雄性特征的男同性恋者──换句话说,就是西方的大多数同性恋者──是那些跨性别男性的后裔。同性恋者也可以有孩子的艾尔顿·约翰和大卫·费尼许通过代孕妈妈生了两个孩子,不过谁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是保密的。
美国的LGBT群体(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中,约有37%的人有孩子,其中60%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威廉姆斯性倾向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有孩子的同性恋夫妇平均拥有2个孩子。对于维持该群体特异的遗传性状而言,上述数字并不算高,不过演化生物学家杰里米·尤德尔(Jeremy Yoder)在博文中指出,现代史上很长时间内同性恋人士并不公开以同性恋身份生活。
由于受社会压力而结婚生子,他们的繁殖率要比当今社会的同性恋来得高。同性恋人士有几个孩子还取决于人们对“同性恋”的定义。在萨摩亚岛,有不少所谓的“直男”会和fa’afafine有性行为,但他们还是会和女性结婚生子。“一旦以多文化视角来看同性性行为,范畴就变得非常模糊了。
”夏威夷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琼·拉夫加登(Joan Roughgarden)说,“你要是去印度的话,就会发现如果有谁说自己是‘同志’或‘同性恋’,那么这人立马就被归为‘西方人’。但这并不等于那儿就没有同性恋。”类似地,在西方,有证据显示很多人经历过同性性行为。
上世纪40年代,美国性学研究者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发现,尽管只有4%的白人男性在成年后是绝对的同性恋,有过三年时间的同性恋行为的比例达到10%,37%曾在一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去年在英国的一项全国范围性向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16%的女性表示自己曾与其他女性有过性行为(8%有过生殖器接触),7%男性表示自己曾与其他男性有过性行为(5%有过生殖器接触)。
但大多数研究同性恋演化的科学家更感兴趣的倒不在直弯的分法、同性性行为的频率等,而在于持续的内在性欲模式。“性别认同和性行为不是测量性倾向的好指标,”瓦希说,“性感受才是。”性倾向并不都写在DNA里。卡茨·拉曼说,编码同性间吸引的等位基因只能部分地说明人类性倾向的多样化。其余的部分,自然涉及各种生物因素的作用。他认为大约有七分之一男同性恋的取向受到“老大哥效应”的影响。
这里说的“老大哥”与写《1984》的乔治·奥威尔没关系,只不过用来描述一个现象:有哥哥的男孩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显著升高──每多一个哥哥,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增加约三分之一。没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有一个理论说,女性每次怀男婴时,体内会对某些在男性大脑发育过程中起作用的蛋白质形成免疫反应。
由于该免疫反应只在几个哥哥出生后才起作用,而哥哥们大部分是异性恋、生下自己的孩子,因此这种产前怪事没有遭到演化的淘汰。出生前接触到异常的激素也会影响性兴趣。例如,女婴在出生前受睾酮刺激的程度较高,则日后成为同性恋的比例也较高。
食物和无名指的长度差可以用来指示胚胎期受睾酮刺激的水平,而有研究显示,充当男性角色(T)的拉拉,其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差接近于男性,而拉拉中充当P的那位,两指长度差就没那么明显。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手指的长度差能用以判断性倾向。另一类兄弟,也就是同卵双胞胎兄弟,问题比较复杂。研究发现,双胞胎中有一个是同性恋的话,另一个也是同性恋的几率大约为20%。
这个可能性虽然比随机的要高,但考虑到他们有着完全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个数字还是比预期要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威廉·莱斯(William Rice)认为,要解释这一现象或许可以从遗传密码的表达方式入手。莱斯等人说的就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决定基因表达与否的表面标记物。修饰基因的表面标记物有时会遗传。莱斯认为,某种表面标记物让女性胎儿对睾酮没那么敏感。
通常这些表面标记物不会遗传,但偶尔发生遗传就会导致儿子喜欢同性。威廉·拜恩(William Byne)博士是《LGBT健康》期刊的主编,他相信性倾向很可能是天生的,但比某些科学家所认为的要复杂。他提到,同性恋的遗传情况与离婚的情况很相像,不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没去找什么‘离婚基因’,而是关注于遗传的性格特征和脾气特点,因为也许是这些方面影响了离婚的可能性。
”对卡茨·拉曼来说,过分简化性倾向的遗传理论的罪魁祸首正是媒体,媒体报道总喜欢说什么发现了“同性恋基因”。他相信有数十甚至数百个等位基因与性倾向有关,或许在今后的几十年内会被鉴定出来。此外,即使从演化角度来说异性恋比同性恋更有优势,也不只有同性恋的性倾向是基因决定的——直男直女的性倾向同样也是基因决定的呀,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