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在行”北京站行家,这是他的体验——他称之为“艳遇”。为什么?本文首发于正和岛(zhenghedao),此处为节选。
“既然生活就是行动和激情,那么它就要求一个人应当参与他生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的行动,分享那个时代的激情。否则,他将冒着被认为不曾生活过的危险”。——查建英《弄潮儿》
陈为,正和岛内容总监,3年前,在腾讯工作的一哥们儿挺神秘地给我们推荐一款工具,“用它可以看到附近的姑娘,说不定还能约出来”。一屋子的男生很快都装上了。哥们儿的女朋友有点牢骚地对我们说,“他都跟对面楼上一个女生聊好几天了。”
那时候,没人想到,这个叫微信的东西会在之后的短短几年横扫天下。我也没有预料到,它会成为我现在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我们烹制的资讯菜品每天会呈现在80万人面前。之后,每有好玩的新应用,我都不愿无视。前一阵,集中体验了几个时下很热的产品,遇到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人和事,包括Uber里“为人民服务”的司机,在Airbnb上遇到的好奇马来青年Dickson。还有,在“在行”上,一不小心遇见了一个“民间股神”。
图片来源:unsplash
淡定的“民间股神”
“在行”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因为之前有过跟这个模式类似的设想,我很快注册了。申请了行家,主讲两个话题,一个“新媒体”,一个“出版”。申请很顺利,网站有专人对接服务。但价格方面有点不一致,我起初想定高一点,跟我对接的姑娘却说站方初始阶段有限价,只能一个定了500,一个定了300(每小时)。我看了下别的“专家”,的确比这个价高的很少。
5天后,有了第一个人约。我们加了微信,对方说话很客气。他本是第一个客户,但因为约的时间有事错过,是我第二个见到的学员。我们见面是在一个很偏的地方,周边连咖啡馆都没有,只能在一个“味多美”里面见面。我先到,靠门口处一个小圆桌,两把椅子,空间很促狭,我坐着等他。
有人进来了,典型IT男的样子,并不起眼。他说想出一本讲商业模式的书,因为他在一家机构讲课,在商业模式方面有系统地研究。看得出来,他对出版领域近乎一窍不通,人本身也特别谦虚,我一边讲,他一边在电脑上敲字记笔记,像那种课堂上老老实实的学生。没有什么突出显眼的地方。结束后,我们同路,便在车上聊起来。他说他已经约了好几个“在行”上的专家,从不同方面,给他出主意、提建议,都收获不少。
然后无意间聊起股市,他轻描淡写地说,“我建了400万的仓,现在已经1000万了”。我也想显得“专业”一点,便问道,“你们这种高手下手前都是先控制风险吧?”他依旧平和,“其实我们叫过滤风险。我起初会先演练,模拟操作,然后再认真研究长期表现,选出一二十只股,再优中选优,最后仓里的基本都是稳赚不赔的。”
他说他认识好几个这种潜伏在民间的“同伙”,平时不讲课不出书,不参加活动,但对美股、港股、A股、甚至泰股,研究得很深入,闷声发大财。谈起他的长项,他明显健谈了很多,还给我讲了些具体操作的知识,可惜我这种“菜鸟”没能完全领会,但感觉的确是遇到了高手,低调的高手,比之前看的几本股市书都靠谱。他自己却不想写这方面的书。除了正在筹划的这本,他的朋友建议他写一本《从0到亿》。他看上去只有三十几岁。
一些思考:“艳遇”究竟是什么我运气不错,这几个“第一次”都挺圆满。并不是每次体验都称得上美好,Airbnb上我的第二位房客是一个四川的小伙子,他来的时候竟然带了个男同伴,让人颇为为难。在行上也有一位约我的女士,到了约定时间才打电话说有事来不了。但总体感觉还是愉快的,有收益的。这几个产品,如果单从经济角度考量,吸引力有限。
但他们的社交价值都很大,房子、车、经验……,传统时代里冷冰冰的物件都已经成为很好的社交介质和连接工具。
就像Airbnb上一个叫Melva的女孩写在自我介绍页面上的话,“I believe in Love&Balance&Connection,I believe we meeting each other right at this time at this place gets its own meaning.”
这些产品让原本闲置浪费的资源被激活,让原本散落天涯的人相遇,而这种激活、相遇将带来深刻的改变。技术元素领先意识形态重塑社会,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时代也许真的到来了。好的产品总能让用户感觉到:世界变得更好了,而能否制造“艳遇”将是衡量好产品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