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都不识数?别把善良当无知!

作者: 原创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5-06-18

文章通过皮亚杰的实验揭示了儿童对于数量守恒概念的理解,并探讨了儿童在对话常规中的学习过程。研究发现,儿童并非不识数,而是由于他们已经初识对话常规,因此在实验中表现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文章还通过后续研究指出,儿童在不同情境下能够正确判断数量,表明他们的认知能力被低估。

儿童没有恒常性概念?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关于小孩子如何长大。皮亚杰(Jean Piaget)是这门学科的先驱,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其中有一个,是说儿童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数量守恒的。举个简单的例子:6个瓶子和6个罐子整整齐齐地排成两排,一一对应。研究人员问小孩:“瓶子和罐子哪个多呀?”小孩说:“一样多”。然后,研究人员把罐子之间的距离拉大。

作为成年人,你知道这个动作并没有改变罐子的数量。而当研究人员再次问了同样的问题“瓶子和罐子哪个多”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却都回答:“罐子多。”于是皮亚杰说,幼儿在四五岁的时候还不知道移动物体的位置不能改变物体的数量。这个20世纪50年代的实验成为了发展心理学的经典。

皮亚杰错了!然而我们小时候真的那么“傻”,不知道罐子的数量不随摆放位置而改变吗?

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证据对皮亚杰的发现构成了质疑:研究者通过一些巧妙的实验发现,低等动物如老鼠和鸽子都有数量的概念,而黑猩猩更是可以在两个数量间轻松地判断大小。为什么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在四五岁的时候竟然在算术上落后于动物?是皮亚杰的实验出了什么问题吗?是的,皮亚杰的实验的确出了问题。

1967年,麻省理工的梅勒(Jacques Mehler)和贝弗(Tomas Bever)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一个研究。他们首先做了一个加强版的皮亚杰实验:哪怕罐子实际的数量比瓶子少,只要罐子的距离被拉开,大多数孩子都会说罐子多。那么,皮亚杰究竟错在哪里呢?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简单地把所有的瓶瓶罐罐都换成了M&M巧克力豆,这次,他们避免了问“哪一行多”这样的问题,而是让孩子们选择选取上面那行还是下面那行,绝大多数孩子立刻秒杀了上面那行(巧克力多!)——吃货本性显露无遗!

当数学题被当作文字游戏,这么说,小孩子是完全有能力判断数量大小的了。那皮亚杰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小孩子们没看到巧克力豆所以不配合吗?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太配合了。

事实上,梅勒和托贝弗还发现,2-3岁的孩子,无论是用瓶瓶罐罐,还是巧克力豆,都能够不受排列干扰做出正确的判断。而4-5岁的孩子之所以在瓶瓶罐罐的问题上出错,不是由于他们不识数,而是由于他们已经初识对话常规(conversational norm)。对话常规是语言哲学家保罗•格莱斯(Paul Grice)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服从若干常规。

其中之一说的是是说话者表达的每个信息都是有意义的,称做“相关性准则”(maxim of relation)。这就是说,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每一句话都跟说话彼时彼刻的环境和上下文有关系。即便内容相同,也不会是简单的重复。

有这么个笑话:老板有次到处找程序员A不见,于是给程序员B发短信,写道:“有没有A的手机号码?”B回复:“我有!”老板一肚子标点符号,耐着性子继续码字:“那能不能请你给我一下?

”答曰:“没问题!”如果你笑了,那么应该看出来了,老板的第一句话不应该从语义的角度(semantic),而应该从语用的角度(pragmatic)来理解:他想要电话!很多情况下,“话中有话”都是对话常规精确运用的范例。而我们正是从4-5岁开始慢慢意识到这样的常规的存在,并慢慢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实践它。

这也是为什么2-3岁的孩子反而不会“数错”瓶瓶罐罐——在这个维度,2-3岁的孩子还都是群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直肚肠”,而4-5岁的孩子却多长了个心眼。例如在皮亚杰的瓶瓶罐罐实验里,4-5岁小孩们会想:“这些个大人,原本就这几个瓶瓶罐罐,你已经问过我哪个多了,现在又来问我一遍。而期间唯一变化过的就是罐子那行的长度,所以,新的那个问题一定是跟那个长度相关的,哪怕听上去像是问数量呢。

那我就说罐子变多了好了。”

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加里格尔(James McGarrigle)和唐纳德森(Margaret Donaldson) 1974年发表在《认知》(Cognition)上的研究证实了这个推断。他们首先重复了皮亚杰最早的那个实验。皮亚杰的发现是稳定的:在研究人员把罐子的间距拉开之后有5/6的小孩说罐子更多。

然而,在另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故意离开房间,然后安排了一个装扮成泰迪熊的人去把罐子的距离同样得拉开。熊熊走了之后,研究人员回来,着急地说:“哎呀这个讨厌的熊熊又来搞破坏啦!现在瓶子多还是罐子多呀?”这次,有近2/3的小孩报告一样多!他们跟研究人员说:“不要担心,熊熊来了只不过把罐子重排了一下,并没有把罐子取走!”他们知道,熊熊的“捣乱”令第二遍询问数量有了明显的意义 。

皮亚杰的陷阱,小孩子们懂的东西远比大人们以为的要多。他们善良地揣测大人们的意图,摸不着门道,却被大人们盲目地贴上了“尚未健全”的标记。小孩子眼中的世界简单而美好。他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刚刚悟到的对话常规;他们对于“提问”的定义从来就是从无知到有知的工具,却怎想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明明自己知道答案还要来提问的“陷阱”?而这个陷阱,到头来成了对善意的惩罚。许多人对于长大的理解,源自回顾自己长大的过程。

而今天这里介绍的这一系列研究,仿佛是一次学院派的解剖,告诉人们那一整个世界的善良和美好,从哪里开始一点一点的凋零。 皮亚杰的书里说,儿童对于数量守恒的“掌握”往往要到上了学以后——从那时起,他们对重复的问题会给出重复正确的答案。我想,那多半是因为等上了小学,经过了第一次考试,每个小孩都会明白,原来这个世界遍地都是陷阱。

UUID: 274d07e0-a07c-4f33-aac0-f28cf3f4508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6-18_小孩子都不识数?别把善良当无知!.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