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同样一则笑话,有的人能笑出腹肌,有的却一脸迷茫;看同样一部催泪大片,有的人能哭完一包纸巾,有的人则依旧谈笑风生。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文化因素和个人经历可能并不是全部的答案。最近发表在《情绪》(Emotion)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表明,人们的情绪反应强度可能与基因有关。
本篇论文的主角是一个负责调控5-羟色胺的基因,而5-羟色胺正是大名鼎鼎的与情绪息息相关的一种神经递质。这个基因里有一片区域5-HTTLPR。在人群当中,这片区域内的DNA序列长度存在个体差异,它主要可以分为两种:较短的“s”型(short)和较长的“l”型(long)。
带有“s”型等位基因的人有更敏感的情绪反应,他们也更易受到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开始把被试领进实验室,进行对基因与情绪的关系进行更加严格的实验。列文森教授等人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请被试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带着耳机唱卡拉OK,同时悄悄拍下了整个过程。随后,毫不知情的被试被要求观看一段视频,而屏幕上出现的正是自己刚才的演唱场景。
行为分析和被试报告的结果表明,与sl型和ll型被试相比,ss型个体对此类尴尬情境的情绪反应更强,而且这一趋势对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都成立。由于人们对自身情绪的感知能力各不相同,在考察情绪差异时,主观报告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这一回,研究者们使用了一种名为“面部动作编号系统(FACS)”的方法。
在这次的实验中,研究者们观察的重点是正性情绪的代表——笑。他们给三组不同的被试设立了三种的任务,同时记录下了他们的表情变化。行为测试之后,研究者收集了被试们的唾液标本用于DNA测序。5-HTTLPR测序结果与表情统计显示,在对前两组被试进行单独分析、或将三组被试统和在一起分析时,s型等位基因的个数均能很好地预测人们的正性情绪反应。换句话说,被试携带的s型等位基因越多,他们笑的次数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