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种日历:6月3日 构树

作者: fengfeixue0219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5-06-03

本文介绍了构树的特征、分布、利用价值以及果实“构桃”的特点,纠正了人们对构桃有毒的误解,并详细描述了构树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和其叶片的特殊形态。

在我小时候,居住的小区旁边有一个废弃很久的基坑。基坑边上长着几棵大树。每年初春,光秃秃的枝桠上就长出了粉绿的叶片,可奇妙的是,虽然不见任何虫咬,但是这些叶片却长成了“坑坑洼洼”的缺刻状。而到了仲夏,这些大树的枝头又挂上了不少橙红色、圆圆的果实。尽管看着那些红果果食指大动,可周围的小伙伴们纷纷说那果子“有毒”,所以也只能咽下口水了。

后来才知道,这些树其实就是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只要掌握了构树“虫子咬过一般的叶片”和“橙红色果实”两个特征,那么走到哪里几乎都不会认错。而构树的分布范围也够广——从西北、华中、华东再到华南,几乎都有构树的分布。而构树本身对环境也不挑剔:山坡上、河岸旁、荒地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也难怪它会在废弃的基坑旁出现了。

构树那有着大而奇特缺刻的叶片,算得上它的标志性特征。这些缺刻可不是虫子啃咬所致,而是自然产生的。而且,构树也并非这一种叶形,而是相当多变:从普通的心形,到浅裂,再到常见的深裂。通常来说,在构树年幼时期,边缘完整的叶片居多,而随着树木的成长,具有缺刻的叶片逐渐多了起来。而在在一年之内,同一棵构树先长出的叶片缺刻少,而后长出的缺刻多。

此外,构树叶片缺刻的程度还和光照和水分有关:越阴暗、越潮湿的地方生长的构树,叶片更多呈完整的心形,而反之则以具有缺刻的叶片为多。与此同时,对于构树叶片表面覆盖的绒毛来说,缺刻越发达,绒毛通常更密而长。究其原因,叶片的缺刻和绒毛,能够减少叶片的蒸发面积和蒸发量,这些特征其实是为了抵御干旱和过强的光照。

构树的原产地就是在东亚一代,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起了构树。

构树的叶片能够作为牲畜的饲料,而它的树皮,更是造纸的好材料。构树的树皮中含有大量韧皮纤维,质地柔软而坚韧,经过捶打、熬煮、摊晾等工序之后,就能制成质量上佳的纸张。而在东南亚一带,当地人甚至会用构树的纤维制成布料,供缝纫、制衣之用。构树的这一特征也是其种加词“papyrifera”的来历:它是由希腊语中的“papyrus”和“fero”组合而来,意为“野生可造纸的”。

当然,可能更多人关注的是构树那另特征:“红果果”。那实际上是构树的果序。构树是雌雄异株植物,因此看到那些结有“红果果”的构树,那就一定是雌树无疑了。在每年3、4月份,刚吐出新叶的构树,就会在枝头挂出一个个绿色的“弹子球”,那就是构树的雌花序。构树的雌花序由无数小花构成。这些小花的花被极短,正中长着一根长长的、粉色多毛的雌蕊,使得开花的雌花序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绒球”。

而当花谢之后,雌蕊长长的花柱萎缩,而基部的子房膨大、变红,并肉质化,成为了我们看到的“红果果”。而相比于雌花序,构树的雄花序是如杨柳一般的柔荑花序,无论是大小还是颜色都比雌花序不知差到哪里去了。

构树的那些“红果果”又叫作“构桃”。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它是由一缕缕肉质的“丝”构成的。在这些肉质“丝”的顶端,埋藏着一粒构树的果实。事实上,和传说中的“有毒”相反,构桃是无毒的,而且味道香甜,十分美味。只不过由于构桃太过脆弱,很容易破损,而且在等到我们人类品尝之前,枝头的构桃们大多已经被鸟儿甚至苍蝇们“捷足先登”,留给我们的,只有一颗颗稀烂的果实,和那欲品之而不得的遗憾之情了。

UUID: 5c187f29-d649-4764-8ebf-14b33108121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5年/2015-06-03_【城市物种日历】6月3日构树(吃过果实的请举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