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最令万千英雄黯然销魂之事,莫过于明珠暗投,宝剑蒙尘,怀才而不遇,有志而难酬。而在科学家、艺术家们看来,最难过的事情当然是心血之作无人问津。后印象派巨匠文森特·梵高一生贫困潦倒,而今他的画作却可以拍卖到数千万美金的天价;超越时代的天才孟德尔终其一生没有获得学界的理解和重视,在逝世后却被奉为遗传学之父,其理论终于得到广泛认可。
在科研圈,那些曾被人们忽视多年而最终展露锋芒的著作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睡美人”(Sleeping Beauty,简称SB)。近日,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亚历山德罗·弗拉米尼(Alessandro Flammini)及其团队对科研圈的“睡美人”现象进行了分析,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睡美人”的概念最初由荷兰学者范兰恩(Van Raan)在2004年提出,他还指出了衡量SB的三个要素:睡眠时长,即被学界忽视的时间长度;睡眠深度,在睡眠期平均每年被引用的次数;觉醒强度,即重新被人们关注的前四年内被引用的总数。
在此基础上,弗拉米尼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美人指数”(Beauty Coefficient,简称B),来对以上三个要素进行归纳和运算,当一篇文献睡眠时间越长,睡眠深度越深,而后又突然获得越多的引用量时,相应的B值就会越高。
过去的一些研究提示,科研论文中的SB其实是相对罕见的。然而,当弗拉米尼和同事对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2200多万份发表在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后,却发现SB现象远比人们印象中要普遍得多。他们因此提出,仅以短期引用数作为衡量论文优劣的标准是不完备的。
弗拉米尼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出SB最多的杂志的前三名都是学界巨擘——《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弗拉米尼认为,这一现象是得益于这三个杂志的多学科交融性,因此能在几十年后还受到持续的关注,等到某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浮出水面。
另一方面,在这三个杂志上发表的高水平文章可能是过于超前的天才闪光,无法被当时的学术界理解;或是偏向未来主义的大胆预测,直到预言证实之日才得以苏醒。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问:到底是哪位王子吻醒了这些熟睡的美人呢?下面的例子可能会给你一些启示:在1955年,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以文献的引用数作为考量其影响力的依据。但是讽刺的是,这一篇文章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很多的引用。
当然,更多的“睡美人”苏醒时,它们的王子并不是刻意披荆斩棘,为“爱”而来。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只是无意经过,恰好站在了前人伟岸的肩膀上,或是与其原本沉睡的相应学科 “审美不同”,从另一个角度开凿出了SB的光芒。所以,奋斗在科研一线的搬砖侠们,就算你的文章无人问津,或许也不用心怀沮丧。那篇石沉大海的论文,会不会是大器晚成的SB?时间会给你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