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座四层楼高、被称作“眼镜城”的卖场,里面所有的店铺都只出售眼镜。眼镜框五颜六色、形状多变、大小各异,让人眼花缭乱,还有各式各样的主题:有的闪闪发亮、有的缀有各种小点点,有的干脆就是Hello Kitty的造型。一副定制的眼镜半个小时内就能做好,效率之高令人震惊。不过话说回来,中国戴眼镜的人数也在上升,并且增长主力军是儿童。在1970年,16岁至18岁人群中近视率不足三分之一。
现在,这一数字接近五分之四,在某些城市更高。这些近视患者中有五分之一是高度近视,即看不清16厘米之外的物体。小学生中近视增长率最高——超过40%的小学生是近视,这是2000年的两倍。相比较来说,美国或德国的小学生中近视率不足10%。近视发病率在整个东亚都很高,在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18周岁城市居民的近视率为80%~90%。相比于遗传,近视更是个社会问题。
2012年一项针对北京地区15 000儿童的调查发现,近视与长时间学习、阅读、使用电子设备,以及缺乏户外活动显著相关。北京同仁医院的郭音(Guo Yin,音译)称,在高收入家庭的儿童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他们的家长更可能要求自己的孩子用功念书。在整个东亚,视力变差与收入与教育程度的上升是同步出现的。
造成近视的最大原因是人们在户外的时间太少。晒太阳有助于视网膜释放一种可以减缓眼轴长度增加(这会导致近视)的化学物质。不出门,再加上近距离用眼、做很多作业(比如写字或者读书),使得问题更加严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Ian Morgan说道,如果孩子们在户外的时间足够长,也可以学到他们想学的一切,他们的视力也不会受到损害。
但是,中国以及很多其他东亚国家并不赞赏把时间花在户外。在六岁时,中国儿童与澳大利亚儿童近视率相近。而开始上学后,中国儿童每天在户外大约1小时,而澳大利亚儿童则为三四个小时。在中国,学生们通常会在午饭后小睡一会儿而不是跑出去玩儿;之后他们就要回家做作业,中国学生的课业是东亚中最重的。随着他们长大,待在屋子里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其原因并非是外面污染严重。
视力下降,与高收入、更多的学校教育有关,因此在中国,贫穷地区的近视发病率就比较低。卫生部称,农村的小学生有三分之一近视,而城市则约为一半。但在农村,视力问题却有些不同。斯坦福大学的乡村教育行动项目(Rural Education Action Programme)发现,农村近视儿童中有六分之一并不戴眼镜——这是由经济拮据、学校缺乏对眼睛的护理以及“越戴眼镜近视越严重”这种错误观念共同导致的。
该项目的共同负责人Scott Rozelle称,该项目为数千名学生免费配上了眼镜,结果表明,“能看清”对提高孩子参与学习的程度的影响,比改善营养或者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大。另一项研究称,给学生们免费配上眼镜后,考试成绩提高的幅度相当于近一年额外教育的效果。对于这个不断恶化的国家问题,日光和免费眼镜都是便宜的治疗方案。现在所需的只是把眼光放得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