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字在古文中一般指代蟋蟀,不过浙山蛩(Spirobolus walkeri)和蟋蟀乃至昆虫都没有一点关系。浙山蛩是倍足纲(Diplopoda)山蛩科(Spirobolidae)山蛩属(Spirobolus)的一种马陆;它们分布相当广泛,从北京到台湾甚至东南亚都能见到浙山蛩的身影,是最常见也最大型的马陆之一。马陆也被叫做千足虫,顾名思义它们有很多脚——但是并没有一千只那么多,一般就一两百只罢了。
浙山蛩的脚数目并不固定,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蜕皮后体节和腿的数目会变得越来越多。它们每一个体节有两对脚,“倍足纲”之名也因此而来,这是区别马陆和蜈蚣、蚰蜒等其他多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但严格来说马陆并不是每节多长了一对足,而是体节两两融合导致脚的数量翻倍了。虽然有这么多脚,马陆步伐很小,走起来速度很慢;但爬树和挖洞时却非常稳健。
行走时长长两排长短一致的脚整齐划一地迈出波浪形的步伐,可谓强迫症的福音和良药。在城市里常见的马陆主要是一些小型马陆,看到浙山蛩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在乡下或山间生活游玩过的人多半对这些满坑满谷的红黑相间长条大虫子有些印象。浙山蛩体长可以超过十厘米,黑亮的身体上布满黄色或橙红的环纹,警戒捕食者它们并不好吃。
浙山蛩是生性和平、行动缓慢的腐食动物,在山间随处可以看见它们慢悠悠地爬过树干和地面,或者懒洋洋地躺在树洞里。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爱吃腐烂的植物。当遇到危险时,浙山蛩会摆出马陆家传的防御姿势——团成一团,把腹部保护起来,让坚硬的背部暴露在外。它们的臭腺是第二重保险,能分泌出难闻的液体。浙山蛩的分泌物虽然有毒但并不危险,只要不接触眼睛和粘膜就好,触碰过后要洗手。对于皮肤过敏的人,触摸也要避免。
如果浙山蛩大量发生、成群聚集在道路或者房屋周围,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阻碍交通。除此以外,它们对人并没有什么害处。浙山蛩和一些其他大型马陆饲养起来都很方便,只要在缸里铺上一层湿润的腐叶土,给它们喂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厨余就行了。马陆偏爱腐烂的食物,往往会等蔬果腐烂一点才开始大快朵颐。由于它们容易饲养加之体型硕大颜色鲜明,作为教学或者科普活动的展示动物颇为合适。
除了把自己团起来的技能以外,浙山蛩的日常生活可谓平淡无奇;交配却是值得一看。马陆的性器官长在身体非常靠前的部位,交配是以“拥吻”的姿势进行的。可以说它们是用上半身思考的动物,这一点和男人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