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开播的《你正常吗?》的二期,请来了一位颇讨喜的东北姑娘。她是吴亦凡的超级粉丝,张口不离吴亦凡,平日也以“吴太太”自居。这让我立刻脑补了下满场粉丝狂呼偶像的画面。我们为什么追星?从心理学专业角度上看,两个理论最能解释粉丝心理,一个主外一个主内。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不用说追星更要“脸”了。不少女青年都迷恋吴亦凡、鹿晗、杨洋这些小鲜肉,女青年们认为这些小鲜肉不仅会唱歌、能拍戏,人还体贴、绅士,简直就是老公型男人。当你继续审问为什么喜欢小鲜肉时,女青年们就会坦白:因为长得帅。
心理学中有一个人尽皆知的效应,叫光环效应(halo effect):当你对一个人的某种品质留下非常好的印象后,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你还会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也给予较好的评价。而相貌在光环效应中占有绝对地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1],证明了“一帅抵百丑”(beautiful is good)。
他们要求大学生首先看三张陌生人的照片(颜值分为:高、中、低三档),之后再对这三位陌生人在人格、事业、生活上进行评分。结果颜值高的人被认为性格好,事业更成功,家庭生活也相对美满。还有实验发现,长得帅的人连智商都被认为要高一些[2]。甚至连3岁小孩都会“以貌取人”[3]。
粉丝们受光环效应影响,会将偶像的样貌泛化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上,那些帅气的偶像不仅唱歌演戏面面俱到,人还聪明体贴又不失风趣。这样的男人不就是自己的白马王子吗?因此粉丝们才会迷恋。
然而光环效应很不稳定,当内心的激情消失后它也就褪色了,到时候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这些没什么“干货”的男神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红小生会一茬接着一茬出现。问问零零后,还有多少知道曾经引爆银幕的明道、立威廉和Rain呢?
心理认同(identity)理论从个体自身角度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追星。每个人在刚刚长大成人时,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在这一阶段,我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也迷惑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了减少因迷茫引起的焦虑,我们的大脑就会在无意识中启动一种心理认同机制,也就是寻找一些成年人或同龄人中的理性型人物,对他们进行认同来确认自我的价值,也即个人在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某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以及外表形象等。明星自然就是理想型人物的不二人选,而认同的过程就被大众称作追星。
我们通常认同两类人,一类是和自己相似的人(现实自我),另一类是自己想成为的人(理想自我)。
在认同现实自我时,追星就表现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屁孩们可能会追TFBoys,长相中性可能会追李宇春,知性女性可能会追杨澜,叛逆少年可能会追欧豪……当偶像的某种特质和我们相似时,我们就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偶像身上,想象着偶像就是自己。因此,对偶像的爱从本质上说其实是对自己的爱。而认同理想自我时,我们就会追那些颜值高或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艺的明星。
所谓“缺啥补啥”,对他们的喜爱折射出我们想要成为那样的人。不难发现,身边的“男神”“女神”朋友们很少追那些颜值高的明星,他们大多喜欢拥有某一专长的明星。因为“男神”“女神”们不缺容貌,他们的理想自我并不是颜值高的人。
一旦我们认同一个偶像后,他就会成为另一个自我。我们总有一种感受,好像和偶像认识了好久,两个人在心理上没有距离,我理解他的心思,我也爱他所爱的。这是因为偶像的特质已经和自我融合在一起,偶像就成为那“遥远的人,他从来不让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