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家用水闸进化论

作者: 崇梓

来源: 《博物》杂志

发布日期: 2015-05-25

本文详细介绍了水龙头的历史演变,从最早的竹管引水到现代的冷热混合水龙头,展示了水龙头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人类吃吃喝喝、洗洗涮涮都离不开水。中国自秦汉时期始,人们便将竹管内的竹节打通,再把竹子一根根连接起来,从河流或山顶泉眼引水来用——这或许是人类最早的自来水管道。后来,各式各样的管道渠槽在古代中外的宫廷中,已经非常普遍,用来给花园中的喷泉送水,或是让雨后的积水排走。而无论是喷泉出水口,还是积水排水口,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个经过雕琢的兽头,水从其口中流出。

特别在中国,因为“龙吐水”的传说,兽头大都雕成龙头,所以老百姓管它叫“水龙头”。只不过,此时的水龙头只能放任水自流,不具备开关功能。

真正能控制水流的水龙头,直到16世纪才出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苏莱曼一世极为热衷修建喷泉,于是首都伊斯坦布尔城中,到处是由黄铜铸造的兽首水龙头,但这对于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的伊斯坦布尔来说,太过于浪费了。

于是,为了缓解这个问题,人们发明出一种阀门装置,装在兽首出水口内,白天开闸喷水,夜间关闭。这种阀门装置也是采用黄铜铸造,由手柄和带螺纹的柱体组成。将螺纹柱插入兽首的管道内,逆时针旋转手柄时,水便会从螺纹柱与管道的空隙间流出;而顺时针旋转,螺旋柱则将管道堵死。而且为了美观,手柄还被雕出兽首毛发的纹理,安插后与兽首合为一体,这便是现代水龙头的雏形。

后来,随着自来水管道的普及,水龙头作为它的终端阀门,渐渐变得不再花哨,转型为弯曲水管加“T”型或环形手柄的组合,材质也变为较便宜的铸铁,人们称其为“螺旋式水龙头”,直到20世纪末,仍被广泛使用。螺旋式水龙头虽然操作简单,但在使用时需要旋转好几圈,才能让水流达到一定强度。而且由于是铸铁制造,螺纹柱很容易氧化生锈,导致其密合性变差,用久了便会“滴滴答答”漏水。

除此之外,铁锈还会污染自来水,影响人体健康。于是在20世纪后期,人们又发明出一种新型水龙头,当然,这个“新”主要是指它里面的阀门。新型阀门是用陶瓷制成,不会生锈,并且它不再是螺纹柱结构,而是光滑的圆柱,只不过柱上有两个贯通的孔洞。扭转手柄使陶瓷柱转动,便可以控制水流通过孔洞的流量,而且其最大扭转幅度只有90°,像扭扳手一样便捷,故而得名“扳手式水龙头”。

在19世纪的欧洲,有钱人家中的浴缸里,都有两个水龙头,一个出冷水,一个出热水。而到了20世纪,许多寻常人家中也有了冷、热水龙头,但热水大都是锅炉烧出来的,温度太高无法直接使用。1952年,美国一个叫摩恩的大学生,正是在一次被热水管的水烫到后,决心发明出一种可以混合冷热水的水龙头。经过7年的努力,他终于试制成功。

这种水龙头放水,并不是靠扭转阀门来实现,而是利用杠杆原理,用手柄抬启阀门——因为它里面接通着冷、热两只水管,扭转是无法做到阀门开合与冷热水混合同步进行的。并且,这个阀门中有两个分别对应冷、热水管的孔洞,如果在抬启手柄的同时向冷水管方向扭转,热水管一边的孔洞便会变小,甚至闭合,热水流量也就随之减少,反之亦然。这就是现代家庭中最常见的水龙头——抬启手柄调节出水量,左右扭转调节水温。

UUID: 4ebe6e65-e10e-4a80-aca7-e7c94e6b203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4-2015年/2015-05-25_水龙头,家用水闸进化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