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了已知最明亮的星系,图为该星系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者(WISE)的数据,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已知最明亮的星系——就算把300万亿个太阳都堆在一起,发出的光亮都无法跟这个星系相比。
这个星系被称为WISE J224607.57-052635.0,属于WISE发现的一类全新天体——极亮红外星系(extremely luminous infrared galaxy,缩写为ELIRG)。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为此发布的新闻稿中,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博士后研究员蔡肇伟(Chao-Wei Tsai)表示,这个星系耀眼的光亮或许源自于星系中心超大黑洞的迅猛成长。
这个黑洞正从周围吸收气体和物质,后者在黑洞周边聚积成盘,并被加热到数百万度的高温,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高能辐射。这些高能辐射被包裹在黑洞周围的尘埃所阻挡。这些尘埃因此被加热,进而辐射出超级明亮的红外线。超大黑洞普遍存在于星系中心,但在如此久远的过去发现这样一个大黑洞,实属罕见。由于光从那个星系传到地球要花125亿年的时间,天文学家看到的这个天体,实际上是它在如此久远之前的模样。
我们的宇宙诞生至今也只有138亿年,而在宇宙年龄仅有如今1/10的时候,这个黑洞的质量就已经比我们的太阳大出数十亿倍了。按照传统观点,黑洞最初都由大质量恒星坍缩而成,质量最多也只有太阳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而后,一些黑洞会通过吞噬周边的其他物质而越长越大,但它的成长速度在理论上会受到某种限制。
黑洞吞噬物质的速度越快,下落的物质发出的辐射就会越大,也就更容易驱散周边可供黑洞吞并的气体储备——这个理论限制被为爱丁顿极限(Eddington limit)。如果严格遵守爱丁顿极限,一个恒星级别的黑洞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长到如此巨大,能够驱动这个星系成为迄今人们发现的最明亮星系。于是,问题就来了——黑洞为什么这么大?这项新研究列出了3个可能的原因。
要么,在最初形成的时候,这个黑洞就个头不小。要么,这个黑洞就得有办法突破爱丁顿极限,而且不止突破一次,还必须多次突破极限才行。再不然,就是这个黑洞所受的爱丁顿极限较弱。蔡肇伟介绍说,如果一个黑洞自转速度足够慢的话,它在吞噬物质的时候就不会把太多的“食物”反推回去。最终,与快速自转的黑洞相比,缓慢自转的黑洞就更有可能迅速吃成一个大胖子。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吴学兵教授评价说,“在遥远的宇宙深处发现极亮的星系和类星体,都会给我们研究早期宇宙提供宝贵的探针。”吴学兵并未参与这一发现,不过就在几个月前,他和同事曾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宣布,发现了目前已知的遥远宇宙中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而那个类星体的亮度,达到了太阳的430万亿倍,甚至比此次新发现的最明亮星系还要亮!
“一般来说,极亮红外星系主要以恒星发光为主,虽然黑洞吸积物质发光也贡献了很大的一部分,而类星体则是以黑洞吸积物质发光为主。”吴学兵解释说,“有理论认为,极亮红外星系是类星体的演化前期,当黑洞吸积物质发光占主导后,这个星系基本上就变成一个类星体了。”包含这个最明亮的星系在内,蔡肇伟等人的这项新研究总共发现了20个新的极亮红外星系。
要想揭示那些明亮星系的细节,并破解早期宇宙里黑洞为什么这么大,还有更多的研究工作要做。有关这一发现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今天(5月22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