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开始,人类学家们就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狩猎采集(hunter-gatherer)社会的居民都喜欢和自家近亲扎堆住一起,然而实际上,每个营地(可以理解为狩猎采集社会流动的小区)内的亲属比例反而很低。这一矛盾的现象长期以来无人能加以解释,直到最近,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两性的平等关系才是其中奥秘。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夫妻双方都有权力影响新家住址的选择时,营地内亲属关系程度就会下降。
这一结果于5月1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世界上现存的狩猎采集民族大多以游群的形式存在,没有成文法,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制度,甚至也没有管事儿的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亲属关系基本扮演了类似胶水的角色——维护社会内部的稳定,给予居民保障。可以说,一个生活在狩猎采集社会中的人,无论是想改善伙食、找人干架还是谈恋爱娶媳妇,都得靠亲戚帮忙。因此,狩猎采集居民大多喜欢和自己近亲住在一起。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戴博等人前往刚果森林深处的姆班吉拉人(Mbendjele)社会,以及菲律宾帕拉南的阿格塔人(Agta)社会进行了田野调查。这两处社会中的居民都以狩猎采集为生,逐水草而居,生活在核心家庭(一个爸,一个妈和未成年孩子所组成的家庭),并且除了少部分人可以三妻四妾以外,多数男性一生只爱一个人。
他们在调查中对居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而结果不出所料:无论是姆班吉拉人还是阿格塔人,在所有人际关系的总和中,紧密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都只占25%左右,而非亲关系比例较高。
除了种地与打猎的差异,这两类社会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男女两性关系。狩猎采集社会中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在选择新居时夫妻双方都有话语权。相反而在农业社会中,男性地位普遍更高,并且结婚以后往往是女方从夫居,男人在哪家就在哪。这一差别似乎在暗示着,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正是我们解答这一难题的关键因素。
随后,戴博等人建立了数字模型来验证这一猜想,他们模拟了两种情况:一是两性平等社会,夫妻双方都可以选择新居址;其次是两性不平等社会,只有男性或女性可以选择居址。在这两个模型中,除两性关系外的其他要素都是相同的。模拟的结果与现实情况惊人地相似,在平等社会中紧密的亲属关系占关系总量不到50%,而在不平等社会中却将近75%。同样的,平等社会中非亲关系超过了15%,而在不平等社会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结果提示,男女两性在选择居址时的平等地位,可能是导致狩猎采集社会营地内亲属关系程度低的关键因素。“假若只有男性可以选择住址,那么在这一地区内会逐渐形成一个稠密的亲属关系网,人们之间大多是亲戚。然而当夫妻双方都可以这么做时,亲属关系网就不再那么稠密,反而会加入很多没有亲戚关系的人。”戴博对科学人说。
“较低的亲属关系程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戴博对科学人说。在这样的社会中,正如上文所述,每个人在各个不同的营地中都有自己的亲属,使得个人更有机会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增加承担风险的能力,加快信息交换速度。此外,非亲属个体之间的合作——正如今天的我们那样的合作——更有可能促进私有财产的积累,进而促进复杂文明社会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