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损失的第一艘大型军舰——“瑞穗”号,是被一艘名叫“鼓鱼”号的潜艇击沉的。美国人所称的“鼓鱼”,包括了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两种海鲜鱼类,它们活着的时候可是出名的“水下鼓神”。
1942年5月1日,一艘怪模怪样的日本军舰开出了横须贺港,前往濑户内海的柱岛锚地。它是“瑞穗”号水上飞机母舰,排水量1.1万吨,能搭载15架水上飞机。行至深夜,却冷不丁遭到了2枚鱼雷的袭击。鱼雷来自潜伏在附近的美军“鼓鱼”号潜艇,其中一枚击中了“瑞穗”号的发电机舱与柴油机舱之间,很快引发火灾和大量进水,使其失去了航行能力。中雷三个小时后,“瑞穗”号已经倾斜严重,无法挽救,舰长只得下达了弃舰令……
根据当时日本海军的制度,只有巡洋舰以上的战斗舰艇,才有资格在舰首镶嵌代表天皇的御纹章,并被称为“军舰”。因此开战5个月后沉没的“瑞穗”号,也就成了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损失的第一艘“军舰”(之前沉的如月号驱逐舰什么的不算)。能在日本内海立下此等功劳,貌不惊人的“鼓鱼”号潜艇确实不一般。
在二战中率先击沉日本大型军舰的“鼓鱼”号,战后被保存下来成为博物馆。“鼓鱼”(SS-228,Drum)号属于二战初期美军最新锐的一级潜艇——小鲨鱼级,1941年11月服役,是同级潜艇中第一个服役并参战的。战争期间,它共参加了14次战斗巡航,除击沉“瑞穗”号外还于1942年底重创过“龙凤”号轻型航母,击沉10余艘日本运输船。
如果不是知道二战美国潜艇以海洋生物命名的传统,或许就会有译者把Drum翻译成“鼓”号了。其实,“鼓鱼”对我们中国人并不陌生:包括大黄鱼、小黄鱼(黄花鱼,跟大黄鱼是两种鱼)在内的石首鱼科鱼类,在美式英语中就被称为“Drum”。大小黄鱼的样子我们都熟悉,看起来平平无奇,除了好吃之外不会有其他想法了。美国人管它们叫“鼓”,不是因为它们会像河魨一样把身体充气鼓起来,而是因为它们在水下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
鱼类没有声带,石首鱼类的发声是通过鱼鳔:它们的鱼鳔很大,内部充满空气,当受到附近的肌肉挤压时就会产生共鸣,把声音远远传开。每当繁殖季节,石首鱼就聚集在一起,发出“咯咯”或者类似的声音,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求偶信号。平时觅食的时候,石首鱼们也会发声相互联络、警告危险,只是声音没那么大。甚至在被捕捞出水之后,它们还会兀自“叫”上好一会儿。
“Drum”这类鱼在中文里叫做石首鱼,它们能用鱼鳔发出响亮的声音,哪怕出水后也是如此。石首鱼的另一个英文名字“Croaker”,也有嘎嘎叫的意思。不过在二战中,美军还有另一艘潜艇(SS-246)以“Croaker”命名,看来打仗就顾不上生物分类了……
即便在没有潜艇、声呐的年代,渔民们也能从海面听到石首鱼类的“鼓声”。而石首鱼类普遍肉味鲜美,又大多生活在近海海底,常常因此暴露目标,招来杀身之祸。通过听声音,渔民们就能判断鱼群的大小、栖息位置和深度,在现代水声设备帮助下更是能精确定位,进行捕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小黄鱼在我国沿海还多得捞不完,每年春秋都有渔汛;但由于多年滥捕,如今野生大黄鱼种群已接近枯竭,黄渤海的小黄鱼种群也已大不如前。体长可达1~1.8米的黄唇鱼,尽管早就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等级,却仍未得到有效保护,偶尔捕获一条就能卖出数十万、上百万元的天价。
石首鱼科属于鲈形目,全球共有约270种,包括我国的大黄鱼、小黄鱼、黄唇鱼等,大多栖息在浅海海底。石首鱼类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们的头骨内有一对圆珠状的坚硬“石头”,称作耳石,它们也因此得名。耳石确实是它们听觉器官的一部分,帮助它们在昏暗的泥质、泥沙质海底感知外界动态,此外还有调节身体平衡的作用。
过去大黄鱼数量尚多的时候,渔民们就有一种很损的捕鱼法“敲梆”:在鱼群上方海面的渔船上猛敲船帮,在海水中产生强烈的声波振动,引发附近大黄鱼脑袋里的耳石跟着共振,纷纷头昏脑胀失去方向感,甚至干脆被“震晕”浮上海面,被渔民轻易捕捞上来。
小黄鱼(黄花鱼)被捕捞后会很快死亡,因此水产市场上只能见到冷冻的鱼。目前为止,小黄鱼像带鱼一样仍然不能人工养殖,市场上的“养殖小黄鱼”其实是指人工养殖大黄鱼的幼体。幸运的是,目前大黄鱼的人工养殖已有一定规模,我们普通人能吃到的大黄鱼基本都是养殖的(野生大黄鱼由于“物以稀为贵”以及“纯天然无公害”,往往卖出天价)。所以如果你是爱吃传统海鱼的吃货,完全不用为吃了几口大黄鱼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