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都是中西合璧

作者: 何全

来源: 博物杂志官方微信

发布日期: 2015-05-19

北京古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融合了近代欧洲科技与中国传统工艺,展示了中西合璧的结晶。从元代司天台到清代观象台,这些仪器见证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和欧洲科技的引入,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今天北京古观象台上陈列的天文仪器共有8台,没有一台是原汁原味的中国设计。它们和圆明园的西洋楼、大水法一样,是融合近代欧洲科技与中国传统工艺的结晶。位于北京建国门立交桥旁的古观象台,是个旅游存在感不高,却在科技史节目中经常出镜的地方。它的年头确实够“古”,其原型是始建于1279年的司天台,由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督造,元末战乱中被毁,仪器设备被运往南京。

1437~1442年,明英宗下令在现址建立一座新的观星台,放置有铜铸的浑仪、简仪、浑象、圭表、漏壶等仪器,大都是从南京那边复制过来的。在当时,这些东西可谓世界一流水平,欧洲著名的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巴黎天文台,都比它晚了200多年,宋元时期十分辉煌的阿拉伯天文学也已停滞不前。然而伴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在科学方面低调许久的欧洲人就像开挂了一样,教科文事业飞速发展。

就连业余玩票的传教士,也大都精通几门科学技术。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将欧洲的数学、天文学成果介绍给了中国学者徐光启、李天经,顺便让这二位入了天主教。所谓学以致用,学贯中西的他们又受崇祯皇帝之命,为古观象台补充了一批天文仪器。

到了清朝初年,观星台改名为观象台,天主教的耶稣会传教士也一度受到康熙器重——从利玛窦来华、1623年汤若望来华到1658年南怀仁来华,70年多年间欧洲的天文学水平又大大升级。这有赖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一批科学家对力学的贡献,并改进了天文仪器。虽然南怀仁还是来得早了些,不知道当时还很年轻的惠更斯、卡西尼,以及还在读中学的牛顿……不过他带来的天文学知识和技能,仍然足以压倒那些不思进取的中国天文官员了。

1669年到1773年,南怀仁奉康熙之命,督造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纪限仪等6件大型天文仪器,安置在北京观象台上,把原先的中式浑仪、简仪等替换了下来。这些仪器所用的观测原理、机械工艺基本是欧洲式的,铸造工艺则是中国式的。南怀仁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为这六件仪器写了很详尽的说明书,包括制造原理、安装方法和使用方法,还把他知道的欧洲星表和中国星表合为一体,以便观测。

相比南怀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17世纪末来华的纪理安就没这么地道了。1713~1715年,此人受命为康熙造了一件新的“地平经纬仪”,功能多、使用方便,不过却采用了典型的欧式装饰风格,看着跟其他6件不太搭调。不仅如此,为了省钱,纪理安造它的时候,还把400多年前郭守敬制造的简仪原件给当做废铜熔化了!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一看观象台上全是洋人做的仪器,觉得太没面子,于是又要求造了一台由中国学者、工匠主持制造的“玑衡抚辰仪”。“玑衡”是“璇玑玉衡”的简称,中国古代常用它指代天象观测。这台用了5吨铜铸造的仪器,是最后一台使用中国传统技术制造的浑仪设备。尽管它名义上是中国制造,但使用的部分工艺仍是南怀仁带来的,观测精度也没能超过当年南怀仁的仪器。

而且在玑衡抚辰仪建成的1754年,欧洲人已经能利用力学原理精确计算太阳、月球、行星和彗星的运动轨迹,开始探讨太阳系的演化,并且即将观测银河系外的星云了……

UUID: 186752e5-eefa-4aef-83e5-5b402ca44f3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4-2015年/2015-05-19_【午间冷知识】北京古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都是中西合璧.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