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4日凌晨,雄赳赳开抵中途岛的日军“第一机动部队”——以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空母舰为核心、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航母编队,正在紧张进行空袭中途岛的准备工作。突然,一架巡逻机发现了美国潜艇的踪迹,两艘驱逐舰赶快开过去扔下了深水炸弹,潜艇却及时下沉逃走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搜寻,负责反潜的“岚”号驱逐舰仍未发现目标,只得开足马力赶回航母身边。
而此时的高空中,一队从美国航母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也发现了“岚”号,沿着它的航向朝日本航母飞去……
这艘神出鬼没的潜艇,就是美国海军的“鹦鹉螺”号(SS-168 Nautilus),日本驱逐舰为了对付它而当了一回猪队友,暴露了目标。在接下来的轰炸中,日军4艘航母先后被击沉,而鹦鹉螺号则潜回日本舰队附近继续侦(kan)察(xi),还向中弹后瘫痪的加贺号发射了鱼雷,可惜没有爆炸。这场著名的中途岛海战,后来被认为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鹦鹉螺号虽无直接战果,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隐形功臣。
“鹦鹉螺”号(SS-168 Nautilus)属于独角鲸级舰队潜艇,1930年服役。艇长113米,宽10.14米,水上排水量2770吨,水下排水量4050吨,在当时属于很大的潜艇了。由于吨位大,艇上装载的武器很多:6具鱼雷发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26条备用鱼雷,甲板上还有2门巡洋舰等级的152毫米舰炮!当时的潜艇主要在水面航行,重炮是护身利器。
其水面续航力更是高达25000海里/5.7节,能在旧金山和东京湾之间跑个来回,横穿太平洋两次!但过大的艇体,也使它成为二战时美军航速最慢的潜艇,操作也很不灵活。因此后来直到核潜艇出现,美国海军再没建造这么大的潜艇。
在中途岛参与侦察,是鹦鹉螺号的首次参战。二战期间,鹦鹉螺号共完成了14次战斗巡航,艇体巨大的它还承担了一些运送突击队、撤离平民、对岸火力支援等特殊任务。1945年战争结束后,鹦鹉螺号也在裁军潮中退役。
说起“鹦鹉螺”,简直就是潜艇的代名词。1801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建造的第一艘有动力潜艇就叫“鹦鹉螺”号,19世纪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更是家喻户晓。1955年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还是被命名为“鹦鹉螺”号。现存的鹦鹉螺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海域,共有6种。它们不是海螺,而属于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外壳表面的鲜艳花纹让人联想到鹦鹉。
鹦鹉螺与潜艇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它们自己就是一个个“生物潜艇”。鹦鹉螺不是海螺,而属于软体动物中的另一支——头足类,跟章鱼、乌贼是近亲,身体却覆盖着硬壳。成年鹦鹉螺的壳内有一道道隔膜,分成了30多个像房间一样的“气室”。气室之间有管道相通,鹦鹉螺可以向气室内吸水或排水,从而调节身体密度,在海中很轻松地上下沉浮。
鹦鹉螺白天躲在深100米~600米的深水区,夜晚才浮到接近海面的深度来觅食,这项能力十分必需。
鹦鹉螺的壳由螺纹分成30多间气室,身体只呆在最外面、最大的一间,其他各间都是空着的,身体进不去。各条螺纹的形态组成了一条“斐波那契螺旋线”,每圈罗纹的直径与相邻罗纹直径之比高度接近是1:1.618。比起像喷气式飞机一样高速游动的乌贼、章鱼,鹦鹉螺也是倒着游泳,喷水推进,但动作缓慢很多。而且因为后脑勺没长眼看不见,它们经常游着游着就撞到东西……
鹦鹉螺有时也被翻译为“舡(chuán)鱼”,但其实舡鱼是指它们的远房亲戚——章鱼类的船蛸(xiāo)。与其他头足类动物不同,船蛸平时总是像小船一样在海水表层漂浮,其拉丁名Argonauta就来自希腊神话中阿尔戈船上的水手。雌性船蛸可以分泌出一层轻薄的外壳来增加浮力、保护自己,并且能把外壳丢掉。传说中“鹦鹉螺可以自由离开外壳却不离开”,说的其实是船蛸,而鹦鹉螺是离不开壳的。
舡鱼是章鱼的一类,雌性体长超过20厘米,能用分泌物造出一层外壳保护自己。而雄性只有2厘米长,不仔细看很难发现。鹦鹉螺也是著名的活化石,在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曾经是海洋霸主。当时的鹦鹉螺大多是圆锥形外壳,最大者能长到11米长,在原始海洋中横行霸道。经历几次大灭绝后,鹦鹉螺的势力大不如前,如今只剩下几种圆形外壳、行动笨拙的小家伙,已成为需要人类保护的濒危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