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在上一篇文章由《超能查派》漫谈了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当然啦,并不是在吹捧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超能查派》并不算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大片,电影的成本只有4000万美元,放在好莱坞算是中低成本制作。
且电影中有大段情节将描述查派获得新生之后与劫匪三人组的故事,很重的家庭元素,但,维塔工作室的动作捕捉技术还是非常精彩,沙尔托·科普雷扮演的查派毫无特效痕迹,最后与金刚狼操控的装甲火力型机器的大战效果也不错,但以上都是废话,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作为一部讲述人工智能的电影,平心而论这个题材是比较烂俗的,原因是同类题材太多了,有时候不怕拍不好,就怕拍得多,就跟现在的青春片一样,慢慢的就无意义了。
好在人工智能有一点好处在于始终处于科技的前列,随着科技的发展,其自身内部不断有着新的潜力等待开发,就像一个等待被开采的金矿一样,就好比著名的图灵测试,以前人们觉得人工智能无法通过图灵测试,但在2014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开发的“尤金·古斯特曼”电脑程序就成功通过了测试,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而《超能查派》作为人工智能类电影,突出的一点就在于这个结尾,最大的看点也是在这里,升华主题、让本片与同类题材作品的主题划清界限也是这里,用一句时髦话来形容:“脑洞大开”。上篇《超能查派》的文章没有剧透,这篇正好相反,剧透就要透个干净,讲究晶莹剔透,没有看过电影的朋友,就不要往下看了,因为该片最大的伏笔就在于结尾。
一、碳/铁相融:人与机器互为转化
1、再见了,赛博格
这部电影的结尾结尾让我想起了去年一部比较纠结的电影——约翰尼·德普的《超验骇客》,电影的故事构思其实跟《超能查派的结尾很像,人类的意识上传至云端,模糊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概念,比如德普的意识进入电脑之后,到底算不算人工智能?或者《超验骇客》还有一些赛博格的概念在其中,因为那部电影中的电脑属于生物电脑,核心处理器加上人类的意识仍然属于有机体的范围。
赛博格(Cyborg)即是机械化有机体,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身体的一部份有机体的碳/铁共生形式,是由曼菲德·E·克莱恩斯(Manfred E. Clynes)与内森·S·克莱恩(Nathan S. Kline)在1960年提出,来称呼他们想像中的一种人类,这些人类经过强化之后能够在地球以外的环境中生存。
其定义可能包括了某些使用了生物组织和基因的仿生人和生物电脑,代表作品就是《攻壳机动队》、《铳梦》,其实老版《机械战警》也是赛博格电影,但不纯粹,墨菲只是作为有机体改造的人工智能,类似于T-800,但在后期自我意识恢复,成为真正的赛博格。赛博格其实算得上是科幻电影中一个比较深刻的领域,因为机械有机体其实代表了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在我很喜欢的《铳梦》中,后现代意识极为超前,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被改造成各种机械体,但最起码保留了人类的特性,及代表生物意识的大脑,包括《攻壳机动队》和《苹果核战记》也是一样。没有器官的衰竭,甚至资源占有也大大降低,甚至全身都可以替换成机械。如今赛博格技术被运用于治疗帕金森,美尼尔氏综合症等疾病,当然还有不可告人的军事目的。
但这种技术比较受到争议,就是因为这样把人体当做精密仪器来改造,之后被改造的人类究竟还算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
但最起码赛博格最人性化的一点就在于,改造人还保留了大脑,就像《铳梦》中的沙勇的大脑被捡回来,改造成狂战士,依然是一颗复仇的心。就算有人被改装成坦克飞机,但大脑仍然是有机体,想想也挺可怕的。
2、机器闹鬼说
不过《超能查派》连这一点人性化观点都去掉了,因为结尾之处戴夫·帕特尔饰演的角色肉体死亡,意识被上传至电脑云端,转移到了另一个机器人身上,依靠这种方式“活”了过来.其实这时候,角色已经不算人类了,因为连大脑都是智能芯片,只不过有着人类的意识继承而已,典型的“Ghost in the Machine”。
所以说这部电影新颖之处就在于从开场设定到结尾脑洞这个过程,从具备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查派,被人类当做新生儿培养,传授其知识,到人类的意识进入机器人驱壳内,相当于人类与机器人的角色完成了互换。
从这里可以看出,《超能查派》在极大化的模糊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因为作为一部人工智能类电影,再讨论“人机关系”这种老梗就太无趣,索性将其二者模糊化,也代表了如今人工智能电影的一大方向,随着人类视野的不断开阔,打破人机二元的这种界限,比如去年的《机器纪元》让机器人创造机器人(相当于人类的繁殖)就是一个例子。当然本片这个脑洞设定也让人想起了《铳梦》另一大极端代表——沙雷姆人。
在这部科幻漫画中,沙雷姆人在18岁的时候,大脑被取走运向耶鲁完成超算更新冗余,利用芯片取代大脑的功能,与废铁镇居民形成两个极端的代表,关于这种设定,作者木城雪户其实是在暗示一个观点:
“思想”,并不是来源于大脑的运作。。。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就是哲学上的二元论学说。
二、我思故我在,意识与肉体二元分离
我的哲学基础并不好,曾经一度以为二元论是唯心主义,但仔细琢磨二元论和唯心主义还是有差别的。唯心主义最大的特点, 比如新加坡著名歌手阿杜就是唯心主义的“忠实簇拥”,因为他的歌中唱到:“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赤裸裸的唯心论。
所谓的二元论,与一元论中的两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同,二元论不管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而是将其割裂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中充当了“和事佬”的作用,其实是与与一元论对立。
二元论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柏拉图,乃至后来的笛卡尔,但二元论的观点比这帮老汉出现的还早,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物质与意识,等同于肉体与灵魂之间问题,一下子上升到神学的概念,或者Low到迷信的层次。
《超能查派》的结尾也可以理解成这样:人类的灵魂附着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当然有些笼广义,毕竟电影中强调是由人类的意识进入到机器人的中央处理器里,总不能让人的意识附着在随便一个东西上。不管怎说,《超能查派》的主题就是在强调二元论,意识与肉体是两个独立的存在,同时也捎带着一点神学的观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人到机器人这种逆变形态究竟告诉我们什么?电影的结尾其实挺可怕的,连赛博格这种超前的技术都完全弃之,生生让人类得到了“永生”,所以下面我们要走的更远一些,人类发展的终极方向。
三、人类进化的终极方向?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玩《文明:太空》,里面人类移民外星之后的三种发展倾向很值得参考。
▲和谐倾向:人类与外星生物融合,适应外星的生态系统,变成半人半外星的生物,相当于变异人,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很难适应。
▲纯正倾向:保持着人类在地球上的一切属性和起源,将外星改造成我们的故乡形象,看上去很传统但符合当下的价值观。
▲至高倾向:来到外星的地球殖民者反思了在家乡上的失败,得出结论人类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控和引导。简单的说,就是把人变成半人半机器甚至完全的机器人。
这三种倾向很有代表性,且希德·梅尔(游戏的策划和制造者)先生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对三种倾向的玩法都有着不同的针对性。这里要说的是至高,也就是《超能查派》结尾那种发展趋势。
至高在三种倾向中是最有发展前途,在星辰大海里,有机体的人类太没有竞争力了。而且至高肯定是永生的,对资源消耗小的多(不用吃饭你怕不怕),如果不是集体意识,个人依然能保持独立与个性(《超能查派》结尾就是完全独立个体意识),简直未来人生的赢家。这个游戏每个倾向等级都有一段话描述人类发展的状态,下面选择至高等级几段代表性的话,从等级很低到至高达成:
1. “生物学是熵,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混乱?人与机器之间的选择是混乱和误导的错误二分法。”
2. “心有余而力不足,幸运的是那些存在与机器中的灵魂,会免于痛苦的折磨”
3. “如果你看到死亡、疾病、衰老,体会到反感以外的任何情绪,那么你只能受制于浪漫的情怀,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帮助同胞。”
4. “至此,所有旧版本的人类将不再被支持。”
这就是至高倾向一路走来的描述。意识极为超前,以当下的眼光来看接受的不能,且在游戏里,至高倾向是最难打的,前期中期极为缓慢,优势在后期,因为至高最不缺的是科技,飞速发展,只要玩家挺到后期就好,但也许是游戏故意这样设定,选择这个倾向的玩家,极易受到选择不同倾向AI的攻击,也许没等到你撑到后期,你就被灭了。
之所以扯这么多《文明:太空》,就是在针对这种发展倾向,把人类变成机器人,结合游戏中的心得,是未来三大倾向中最难实现的。原因在于过于超前。但纵观人类文明,新时代的思想理念往往不为旧时代所接受。但不管旧时代的人如何认为前者属于离经叛道,开拓和延承文明的人才能被称为人类正统。至高表现的是人类文明进步中不断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否定,正是在新理念与旧理念的碰撞中人类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进步。
所以说《超能查派》的结局也代表了人类发展的一种趋势,尽管很难理解。或许未来世界不是波澜壮阔的星际帝国,而是走进一个现在无法想象的人类新纪元,假如可以称之为“人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