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果壳网“科学人之夜”活动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邀请各界共同见证果壳网推动“科学人”前行的几小步。1994年在重庆綦江,一位农民蔡老伯在挖鱼塘时发现了一个恐龙化石。他觉悟很高,送给了文保部门。四川恐龙比较多,当地对这个东西并不很重视,只告诉他是恐龙化石,要保护好。于是蔡老伯放弃了挖鱼塘的打算,又种上了青菜,这个故事被很多人知道了。“卖给我好不好?10万?20万?”经常有人打探他。
直到古生物学家邢立达的团队联系到了他,希望对这个东西进行科学的研究。2010年,科学家开始进行非常非常正规的系列挖掘,进行三个月后发现了一具有头、脊椎、背椎、非常完整的大恐龙。邢立达意识到挖到宝了:“蜥脚类恐龙头非常大,又轻,容易碎,很难保存好;但我们挖到了一部分头。”研究表明,这具恐龙化石是中国南方晚侏罗世蜥脚类长颈恐龙中的一个新属种。
“通常来说,发现者有权利将物种的名字赠与他们认为值得尊重的个人或团体。”邢立达说,“我对果壳在科学普及方面所做的贡献十分敬佩,因此,果壳綦江龙的命名就是为了向果壳网致敬。”2015年1月26日,以邢立达为第一作者的《中国晚侏罗世蜥脚类恐龙一新属种——多样性、分布以及其与马门溪龙类的关系》在权威的《古脊椎动物学杂志》发表。果壳綦江龙正式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
从文章发表的这一刻起,果壳在地球的历史中多了一个重量级的印记。“科学人”发布重磅科学传播行业调查报告: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从2000年到2014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科技论文数从3万上升到了24万;中国科学家的论文被引用数达到了全球第四位;但另一边,在科研圈高歌猛进时,老百姓打开电脑翻开书,却会看到层出不穷的谣言。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科学家拥抱科普?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不愿发声?
在大众和科研圈之间,信息的交流被什么隔断了?果壳科学人花半年时间做了一个调查,了解中国科学家和科普的关系。结果发现,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科普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但同样,对媒体的不信任、考核制度的不鼓励、科普渠道的不通畅,都让中国科学家的科普之路困难重重……科学人主编吴欧说,在团队工作过程中,有几个案例她记忆犹新:去年10月份的时候,有一篇论文讲述发现了一种M1病毒具有某种抑制肿瘤的潜力。
媒体报道时称:“逆天好病毒!长了眼睛一般,有选择杀灭XX癌!……精准杀灭同时,对身体其他细胞没有毒素作用!”消息被多家媒体转载,甚至影响到了药物股大涨。这时研究者团队已经被媒体骚扰的不胜其烦,科学人的采访邮件也被他们置之不理。幸好有位科学人编辑是中山大学毕业的,他通过师兄就找到了论文作者,最终是由作者本人来审果壳写的稿子。
类似的事情又有多起,果壳甚至得到过这样一个反馈——研究者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时候说:一切请以果壳网的报道为准。现在“科学人”,致力于更深入地与科学家对话,致力于更快、更准确地将科研成果传递出去。为此,我们广泛邀请科学家担任“科学人”顾问,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各领域顶尖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们。希望让信息在公众和科学家之间充分流动起来,用信息的流动冲决盲从与封闭。
现场还首次播放《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视频,该视频根据果壳网科学人团队历时半年进行的调查制作完成。调查面向科研工作者、临床医生、科研科普类学会工作者、博物馆业者等“科学人”,共回收1539份问卷,以清晰详实的数据,揭示出阻碍了中国科研工作者进行科普活动的最大理由,结论令人反思。果壳网科学人也将根据此结论改进其后的产品,将“中国科学传播第一品牌”的打得更响。
聘任科学顾问做科研和大众之间最可靠的桥梁。同时,获得果壳网科普达人的优秀作者们也表达了自己对果壳网深深的热爱:大脸撑在小胸上:在果壳一直很对不起拇姬和吴欧两位老师,每一次写稿都是非常的不积极,都是拖到最后不停地催。另外相声派科普这个称号,是云无心老师第一次说的。今天来到天桥这个地方,我确实觉得接地气,谢谢大家,谢谢果壳。Paradoxian :我最开始关注果壳,那个时候才高二。
我觉得果壳一路成长,也是我自己一路成长,如果没有果壳,我可能不会选择我现在的专业,也不可能做现在所做的事儿。所以,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非常荣幸能够和果壳一块成长,也是希望果壳今后做的越来越好。科学家种太阳:拇姬老师不怎么找我约稿,但每一次他老师找我约选题,都是奇葩的选题,发出来会挨骂的文章……谢谢他。随着晚会落下帷幕,正式的活动也告一段落。
不过科学家和果壳er们都还在热火朝天的继续搭讪……之后,还有“组团夜游自然博物馆”的隐藏环节~在黑黢黢的恐龙骨架之间度过博物馆奇妙夜是怎样的场景,请等后续照片!!更多细节,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回顾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