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两个不成文的规定:一是不要和陌生人交谈,二是不要有眼神交流。每个人都有过和陌生人搭话之后发生不愉快的经历:在你礼貌地打招呼后,有的人会跟你说个没完,而有的人则会表现出一副被冒犯的样子,转过身对你不理不睬。这时候,似乎躲在自己的小角落里不跟别人说话才更安全。不过,我们如此小心谨慎的做法真的对么?
来自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行为学家尼古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和朱丽安娜·施罗德(Juliana Schroeder)发现,回避陌生人的陪伴可能会让我们错过让自己开心一下的好机会。他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上班族中进行了实验,指示他们在乘车过程中按以下三种方式行动:表现和平时一样;努力与陌生人交谈;独自一人呆着。
研究者们原本预测与陌生人交谈可能是最让人不愉快的,然而,实验对象在后续访问中表示,这竟然是最令人开心的经历。很多时候,乘客在地铁上只是盯着手机屏发呆,或者面面相觑不发一言。艾普利解释说:“在地铁上与陌生人交流可能不会带来像与朋友交流一样的长远好处,但是乘地铁到芝加哥城区上班的人们表示,与陌生人交谈让他们的旅途更愉悦,比独自坐着感觉要好。
考虑到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通常是人一天当中最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再错误地觉得和陌生人交谈会让人不愉快,就会错过把这段时间变得有意思一些的机会。因此如果搭地铁的时候觉得心情不好,很简单,只要和你身旁的陌生人聊聊天就好。”
研究者们总结说:“不管是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对陌生人友好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实验所获得的结果再一次证明了亲社会性(prosociality)对人自身的积极作用。” 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世界上,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到提高社会参与度的好处,就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至少在这一点上,快乐主义者和追求礼让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有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