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诺贝尔奖颁发都是举世瞩目的大事,获奖的科学发现都推动了科学的进步。而有这么一个行业一直在不断的宣传应用了诺贝尔奖的技术和发现,就是护肤品行业。可是这些被护肤品行业声称应用了的“诺贝尔奖技术”真的可以达到广告中宣称的效果吗?
时值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就来八一八“那些年,宣传使用了诺贝尔奖技术的护肤品们”。
在介绍具体成分之前,必须要说的是护肤品的监管更注重安全性,能否达到宣传的功效并不如药品要求的那么严格。对于护肤品广告的管理,一般只要不宣称类似药品的功效就可以了。不过美国FDA就曾要求欧莱雅旗下品牌兰蔻修改其广告,否则可能采取诸如没收产品、对生厂商和销售商实施禁令等行动。
原因就是因为其广告中宣称的一些护肤产品能够“提升基因活力”,“改善干细胞周边环境,刺激细胞再生”或“临床证明,显著改善紫外线损伤肌肤的皱纹”。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有类似的规定,禁止化妆品使用“细胞再生,增强皮下组织新陈代谢,去除皱纹“等使人误解其效用或宣传医疗作用的广告语。正因为对于护肤品广告宣传的监管力度相对较松,护肤品就很喜欢用诺贝尔奖来做卖点,是不是如文案中那么有效就不是护肤品关心的了。
下面按时间线索解析一下被护肤品“应用”了的诺贝尔奖。198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表皮生长因子。
198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神经生物学研究工作中做出杰出成绩的两位生物科学家,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和斯坦利·科恩(Stanley Cohen),用以表彰他们在外周神经组织和脑内发现并证实的对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另一种生长调节蛋白表皮生长因子(EGF)。
在人体,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53个氨基酸组合的质量约6000道尔顿的蛋白质,对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和细胞表面的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最终诱导DNA合成和细胞增殖。
从表皮生长因子的发挥作用的原理不难看出,要想起发挥作用必须结合在可增殖的细胞膜上。而角质层细胞甚至颗粒层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已经不能够分化增殖了。
想要表皮生长因子透过表皮吸收又有相当的难度,一般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就很难透皮吸收了。正因为这样,表皮生长因子在医疗上用于治疗难愈合的创面,减少和预防手术疤痕。这些应用可以直接接触到表皮基底层细胞。健康肌肤外用表皮生长因子是没有效果的,最多是起到蛋白质的保湿作用。那么对于痤疮或者受损的皮肤会不会很有效呢?医院美容手术后往往会用到表皮生长因子冻干粉来预防疤痕,促进伤口愈合。
这又成了护肤品厂商的切入点,宣传其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的产品适合敏感受损的肌肤使用。其实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其产品中添加了足够的表皮生长因子,产品的保存状态并不能保证其活性。要知道表皮生长因子冻干粉室温保存5天左右就会失去活性,溶液在2-8℃存放也就7天。
那么自己买来所谓表皮生长因子的冻干粉,自己溶解了马上使用会不会有效呢?不建议这样去做,毕竟表皮生长因子冻干粉是属于处方药管理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且使用时要做到尽量避免污染。我们手上、容器上会有大量的蛋白酶存在,很容易降解表皮生长因子使其失活。
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富勒烯。
1996年,三位化学家罗伯特·苛尔(Robert Curl)、 哈罗德·克罗托(Harold Kroto)和理查德·斯莫利(Richard Smalley)因富勒烯的发现获诺贝尔化学奖。富勒烯是地球上除石墨、金刚石、无定形碳之外的碳同素异形体。因为其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被认为在材料学、电子学、纳米技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因为富勒烯具有亲和自由基的性质,日本护肤品厂商率先将富勒烯应用在产品中,宣传具有对抗自由基的作用。这方面的科研文献还真不少,就有效性来说体外细胞实验有一定的说服力,可是临床试验的样本少得可怜,而且多为渗入效果的实验。用脂质包过富勒烯可以渗入到角质层,但是无法达到真皮层。这就无法对抗发生在真皮层的自由基引起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损伤,最多只能增强防晒产品的效果,减少紫外线引起的自由基增多。
用角鲨烷作对照的小样本临床试验,表明富勒烯的缓解皱纹的效果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不过正因为无法透皮吸收到全身,其引用在护肤品中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保证的。并且有研究表明富勒烯不会引起刺激和敏感。
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化学化工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曾就富勒烯纳米颗粒应用于护肤品安全性不明有过报道。记者采访了罗伯特·苛尔,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回应说:“我宁愿采取保守的态度,在无法切实判断其优点和缺点之前避免使用这类护肤品。”对于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的富勒烯护肤品,花大价格去购买似乎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水通道蛋白。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和罗德里克·麦金农(Roderick MacKinnon),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水通道蛋白主要负责水分子在细胞膜内外的转用,一些通透性较好的水通道蛋白也可以通过甘油、尿素等小分子物质。
在人的表皮上发现的水通道蛋白是AQP3,从基底层到颗粒层均有表达,但在角质层下方开始消失。AQP3的空间分布和含水量有关,基底层、有棘层、颗粒层含水量基本在75%,而角质层理想的含水量为20%-35%。相应的pH值则是皮肤表面5.5左右,角质层以下pH值为7.4。因此推测AQP3水通道对pH值敏感,可能被酸性pH值所抑制。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有较强的防水性,颗粒层和角质层含水量的不一致对维持表皮结构非常重要。
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对于宣传从外激活水通道蛋白增加皮肤含水量的护肤品宣传应该能有所免疫。分子量达到两万多道尔顿的水通道蛋白是不能透过角质层的,也不可能结合在角质层上让角质层含水量提高。如果真的通过水通道蛋白提高了角质层的含水量,也只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提高表皮除角质层之外其他各层中水通道蛋白的含量,使皮肤维持较高的含水量呢?还真有品牌做这方面的宣传,是采用一种叫做甘油基葡萄糖苷(Glyceryl Glucoside)的成分,当然商品名用的不是这个。有关它的研究表明它可以透过角质层并且增加AQP3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不过,该研究是提供这种成分原料的研究所做的,并不是第三方实验。
而且有关他的研究不多,临床样本也很小。可以说这种途径有潜力,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泛素。2004年,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欧文·罗斯(Irwin Rose)因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过程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泛素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分子量约8500道尔顿。
它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泛素通过活化和泛素结合蛋白结合后锚定在目标蛋白上,有泛素标记的目标蛋白质移动到桶状蛋白酶时,该目标蛋白就会被蛋白酶分解为较小的多肽、氨基酸已经可以重复使用的泛素。其实用泛素做宣传的护肤品并不多,只看到有宣传一种海链藻提取物的成分提到泛素。查不到相关的研究文献,只有零星的网页介绍这种提取物是泛素结合蛋白的一种。相信看了前面的内容,要想识破这个海链藻提取物并不难。
作为大分子的蛋白质首先就无法透过角质层吸收,即使吸收也无法保证其活性,即使有活性他怎么确定目标蛋白呢?要是结合到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上不是皮肤皱纹越来越多、弹性越来越差了吗?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实验来解答,可是现在根本没有,你敢用这样的产品吗?
200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端粒和端粒酶。
2009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以及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因为揭示了“染色体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个发现被宣传为“揭示了衰老和癌症的秘密”颇有些为了吸引眼球的味道。
端粒酶负责自催化负责端粒的复制,端粒在染色体的末端起到保护作用,补偿染色体复制过程中的末端隐缩,保证染色体的完整复制。而端粒每次分裂都逐渐缩短,细胞寿命(分裂次数)受到端粒的限制,随着端粒的缩短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因此认为延长端粒或保护端粒可以延缓衰老。有一些护肤品提出黄芪提取物被称作AT-65的成分可以激活端粒酶防止端粒变短,这样就可以延缓衰老。
也有不多的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实验支持他对于端粒酶的激活作用。而针对端粒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的综述文献认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产品的安全性,激活端粒酶延长端粒有可能引起癌变。其实端粒酶的缩短只是指示衰老的一个表征,而并非引起衰老的原因。在生理条件下,端粒缩短并不是引起衰老的原因,有实验将小鼠的端粒酶破坏,小鼠的并不会提前衰老,生殖力也不受影响。
201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干细胞。
2012年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John Gurdon)与日本医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因为对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活动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约翰·格登首次正式了已分化细胞的基因组可以通过核移植技术将其重新转化成为具有多能性的干细胞。而山中伸弥则是在2007年证明通过基因重组人类的皮肤细胞可以恢复多能的干细胞状态。
简单说,干细胞是指原始未分化的细胞,他们具有分化成其他特化细胞的能力。主要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而这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技术是通过基因重组的技术使已经分化的细胞恢复到干细胞状态,使其具有再次分化的能力。这项技术被认为对治疗糖尿病、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具有巨大的潜力。不过目前这项技术短时间内还无法进入临床应用。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都还只是美好的憧憬,正在进行基础医学研究。
对于国内泛滥的干细胞治疗,卫生部今年年初明确规定禁止未经批准进行的干细胞治疗。外用在面部的所谓干细胞,不可能是真正的干细胞。因为分离、培养干细胞需要尖端的技术,还没有机构大规模生产。做成了冻干粉、精华液的干细胞,已经是死细胞何谈分化能力?就算是真的是有活性的干细胞,注射有可能引起排异和过敏,外用也只是保湿的功能。
有些产品宣传的所谓苹果干细胞等植物干细胞,更是玩弄广告文案的高手。
对于植物而言,很多部位的细胞都有再分化的能力。笼统一些说,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恢复分化成其他细胞的能力。而这一点人的细胞就很难做到。如果非要说植物干细胞,那应该是指顶端分身组织和根尖分身组织。植物干细胞对于人的皮肤完全没有作用。植物干细胞既不能分化成人的皮肤细胞,也不可能促进人皮肤细胞的不断分化。另外,现在有一些抽取血液离心,然后把血清在面部,号称可以去除皱纹,增加皮肤弹性。
血清中主要是氨基酸等一些营养成分、生长因子、激素和各种蛋白质。自体抽提再注射虽然可以不用安心免疫排斥,但是操作的条件个人甚至与美容院都存在很大风险。抽血、离心、再注射,一些还要体外培养几天。这些都不是美容师能够胜任的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可能造成微生物污染。污染的血清再进行皮下注射引起的问题小则过敏大则更有可能危及生命,奉劝美容发烧友不要玩火。
打着“诺贝尔奖”技术的广告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在护肤品的广告宣传,很像雾里看花,即使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人看得都是一头雾水,感觉原来还在努力研究的内容护肤品广告已经一举突破了。一般消费者更是除了觉得高深就剩下掏腰包的份了。殊不知这些借着诺贝尔奖名头宣传的护肤成分都还是水中月,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实际功效都很可疑。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可以了解一下这些广告宣传后的真相再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