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完全没事做,人能无聊到什么程度?

作者: 阿梨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03-03

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联合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并不喜欢独处思考,宁愿选择做些不愉快的事情也不愿无聊。研究通过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独处思考时的行为和心理反应,发现思考社交活动和未来生活的人体验更愉快。

你喜欢啥也不干,独自琢磨事情么?如果是,那么你挺特别的。弗吉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并不喜欢独处思考。和独处思考相比,人们更喜欢做点什么——就算是做伤害自己的事情。研究结果今天发表在《科学》上。果壳网就此采访了文章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心理系的戴维·莱因哈德(David Reinhard)。

“我们的初衷是去探究独处思考是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休闲活动。”莱因哈德介绍道,“但我们做完初期实验后惊讶地发现,一般而言,人们并不享受思考的时光,并觉得独处思考本身是件困难的事情。”

实验要求参与者独自待在房间里6-15分钟,全程必须坐在椅子上,并且保持清醒。对照组的被试独自待在小房间里,可以选择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照片等不需要与外部沟通的娱乐活动。如果你被分入实验组,那么恭喜了:实验组里——什么都没有!在没有笔没有纸没有手机没有任何娱乐设施的情况下,唯一的“娱乐方式”便是思考。有的房间里甚至都没有钟表,被试需要自己估算时间。

首批被试为413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211名,女性162名,未做具体说明的则有40名。在事后报告中,他们大部分都说独处思考的时间并不愉悦,而且“很难集中精力思考”。会这样觉得的也并不只有年轻人。研究人员随后调查了61名18 -79岁的参与者,结果与对在校大学生做的实验并无差异。年纪大的人同样不喜欢独处思考。事后调查也显示,智能手机的使用习惯对结果同样没有显著影响。

也许是实验室的环境让人不自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被试在自己的家里完成实验。在收集到的169个有效数据中,“我们发现,实验组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参与者承认他们在家里偷偷地开小差了,比如听听音乐四处走走。”本文的通讯作者蒂莫西·威尔逊(Timothy D. Wilson)指出,“不管在家还是在实验室,人们都不乐意独处思考。”

“我们尝试了各种干预方式,例如让被试想象自己有超能力、去海边度假等有趣的话题,期望可以帮助他们更加享受思考过程。但是遗憾的是,这些都并没有奏效。”莱因哈德告诉果壳网,“不过根据事后报告,思考社交活动和未来生活的人拥有更愉快的体验。社会关系对幸福感至关重要,所以在脑海中建立虚拟社会联系的人似乎更喜欢思考一点。”既然和无事可做相比,人们更喜欢做点什么,那么,他们会为了找点事干而选择做不愉快的事情吗?

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新的实验:在实验开始前,参与者会体验到一定强度的电击。电击强度使参与者表示宁愿付钱也不愿被电。在此前提下,参与者再次被关进小房间。这一次,除了思考之外,他们起码有了一点别的选择——电自己。结果发现,在独处思考的时间里,45名参与者中,有27名会主动选择自我电击。电击自己的人中男性居多,占男性总数的67%,女性参与者中只有25%会这样做。

研究人员推测,产生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也许是男性比女性更寻求“感觉”。

人们有时享受自由自在的白日梦或者幻想,但这似乎只有在他们的思考是自发的情形下才比较愉悦。威尔逊认为,大脑天生为与世界沟通而设计。即使独处,我们的注意力依然放在外部世界。冥想或思维控制训练可以改善这一处境,但对一般人而言,思考仍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目前,研究人员还未发现人们不愿意思考的确切原因。这是人类本性还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产物?“二者也许是相互影响的,”莱因哈德表示,“一方面,人们总是想找点事做促成了电子设备的流行发展;另一方面,习惯了智能设备的现代人失去了自我娱乐的能力,这让思考变得更加困难。”

“接下来,我们希望研究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比如在看牙医时,思考能否给人们带来一些快乐。”戴维透露说:“另外,独处思考能否带来其他效应,例如增加幸福感、提高工作效率等也是研究方向之一。”

UUID: 08689518-c0f9-446f-93cd-d9c0e3058bb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3-03_如果完全没事做,人能无聊到什么程度?.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