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种日历:2月17日 家牛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5-02-17

本文详细介绍了家牛的驯化历史、生理特征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用途,包括其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

家牛的驯化之路可能在家畜里面是未解之谜最多的。家养牛包括牛科(Bovidae)中不同种属的家畜。主要包括牛属的黄牛或者说普通牛(Bos taurus)、瘤牛(Bos indicus)、一些家养牦牛(Bos mutus)和水牛属的家水牛(Bubalus bubalus)。本文所说的家牛特指黄牛和瘤牛。这四种牛,大致是分别驯化于原牛、爪哇牛、亚洲野水牛和野牦牛,不过其中详情仍有争议。

家牛的驯化大概距今6000年~10000年,但视当时的草原环境,也有可能更早。

黄牛、瘤牛和牦牛的染色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核型均为2n=60,可以进行杂交,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就一直用黄牛和牦牛产生很适宜工作的犏牛。而河流型水牛和沼泽型水牛的核型分别为2n=50、2n=48,因此黄牛和水牛始终无法产生可育后代。

1997年,写《枪炮、病菌与钢铁》的那位学者贾雷德·戴蒙德提出了一个家畜界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驯化的, 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不可驯化之处。而家牛就是驯化成功阵营的优秀代表:性情温和稳重是驯化动物的共通之处,善于认主是它长期放牧的优势,体格健壮是肉役两用的独特保障,这些自不必提。

牛最厉害的还是它作为食草动物的一些独特生理特征。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各以瘤、网、瓣、皱为号,其中瘤胃是食物发酵的主要场所。所谓反刍是指,牛采食迅速,它没有上门齿,用灵活的牛舌把草料卷入口腔后不过多咀嚼,囫囵吞进瘤胃,吃饱后坐卧休息时,才把食团逆呕到口腔,重新咀嚼,然后再吞进瘤胃。

瘤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发酵囊,对草料、饲料进行发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合成牛本身难以合成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版舌尖的“转化的灵感”。也正是因此,牛具有利用非蛋白氮的功能,比如有时你甚至可以直接喂它尿素,来添加氮源。

当然,饲料不断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也会不断排出体外,为温室效应添砖加瓦不说,如果饲料太易发酵,会引起嗳气、胀气甚至窒息死亡。

牛肉是世界消耗量最高的肉类,而牛奶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在中国市场上一般有这样的看法,那就是牛肉的观赏价值也大于猪肉和鸡肉(物以稀为贵嘛)。不过,牛最初是最重要的祭祀品,周代祭祀牛羊猪三牲俱全称为“太牢”,缺少牛为“少牢”,牢字即是有牛的祭祀场所。在农业社会,人们轻易不吃牛,因它是重要的役用动物。耕地等农活少不了赶牛,我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私自杀牛甚至会判为死罪。

在缺马的时候,比如战争过后,牛也用来运输、代步。元朝严格控制马匹,牛车是民间主要的交通工具。但现在,城市里的牛车已被汽车取代。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但在印度的宗教和习俗中,牛(大多数是白色瘤牛)被当作神灵受到崇拜。走在印度的城市中,甚至可以看到神牛大摇大摆地过马路、逛菜市场找吃的,接受人们无尽的馈赠与祝福。

UUID: 4316db11-2b51-4efb-bf75-e8d7a003cc26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5年/2015-02-17_【城市物种日历】2月17日家牛.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