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写博客、管理大学主页、经营电子商务、为地方报纸撰稿、运营政府网站,或者做任何与互联网沾边的事,你都必须让用户“赞”你的页面。不然,你就要被这个连情感都可以量化的新经济时代淘汰了。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新媒体研究学者卡洛琳•格利茨(Carolin Gerlitz)和安妮•赫尔蒙德(Anne Helmond),将如今的经济称为“赞的经济”(Like Economy),这是一个由二进制开关式选项构成的、同时具有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特征的网络,让我们能告知他人自己是否喜欢某个东西,而支撑这一切的,则是如今随处可见的 Facebook“赞”(Like)的按钮。
但为什么是“赞”?
而不是“爱死了”(Love)、“+1”(I agree)或者“太棒了”(This is awesome)?起初,这个说法看上去像流行文化中的诸多意外之一,随便哪个董事会做出的决策,最终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用语。
实际上,Facebook的“赞”功能是这样出现的:Facebook 的工程师亚当•博斯沃斯(Adam Bosworth)提到,这个功能最早以“牛”(Awesome)按钮的形式出现,但之后变成了“赞”,因为“赞”用得更加广泛。
不过,“赞”的历史由来已久,甚至比 Facebook 更加悠久。市场营销的子领域——喜爱度研究(Liking Studies)——在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前就已经逐渐兴起了。这种多少有点无趣而又简单的感情倾向信号,如何成为我们身处的这个庞大消费经济的核心?喜爱度研究就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这些研究也能解释,为什么 Facebook 永远都不会增加一个“踩”(Dislike)的按钮。
预测一条广告能否带动销量攀升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数十年来,营销人员一直在寻找答案。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的广告研究基金会(ARF)的“文案研究有效性项目”(Copy Research Validity Project),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广告内容是否“讨人喜欢”。
这一研究对比了大量成对的不同情境、方式的电视广告,并用众多广泛使用的营销效果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包括广告的说服力、观后的回想率、广告语的明确性,还有人们对广告的“喜爱”程度。在所有的评估方法中,“喜爱度”评估法出人意料地是最有效的一个。
喜爱度研究又将喜爱度分解为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研究人员认为,从认知层面讲,喜欢某个广告的观众在观看广告时会提高注意力,因而能更好地回想起广告中的信息。
而就情感层面而言,戴维•沃克(David Walker)和托尼•杜宾斯基(Tony M. Dubinsky)二人于1994年提出了一个“情感转移理论”,该理论“断言如果观众在看广告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便会将这种情感与广告客户或宣传品牌关联起来”。受人喜爱的广告由此便可将广告品牌植入观众的身体中,成为人们的本能欲望。
市场营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学科,这类学科据此将自己归为理科阵营而非文科。对市场营销学来讲,喜爱度这样的自变量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具有人们已认可的普遍预测能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更需要这样一个通用的方法,可以预测不同文化背景下,全球品牌推广活动是否能成功。市场营销人员可能会根据不同文化选择不同方法让人们喜欢上一些品牌,但其目标都是提高品牌的喜爱度。
营销的学问,一直都是如何按喜好把人分类。翻开当下任何一篇营销学论文,随便看看前两句话,你都会感觉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用户说了算的全新时代。大到社交媒体,具体至 Facebook,它们恐怕都在驱动一个全新的世界,其中营销人员、编辑和其他广告界的守门人都被边缘化了,而大众文化则渐渐与利基文化和个性化表达融为一体。
市场营销中的“赞”永远都是诸多其他复杂市场营销过程的代名词,包括说服力、好感、认知和回想等等,但它原本不该像这样赤裸裸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在 Facebook 上,“赞”这个按钮将这个已经十分简化的市场营销过程进一步精简,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让整个过程变得多少有点夸张和无聊。
这种精简的结果是,“来 Facebook 赞我们赢得大礼”活动的泛滥,以及大小公司对“赞”的痴迷(更不要说那些未来的“自品牌营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