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玻璃”是今天的玻璃吗?

作者: 果壳网友

来源: 果壳

发布日期: 2015-02-04

本文讨论了中国古代玻璃与现代玻璃的区别,包括制造工艺、材料成分及其历史演变。古代玻璃主要是铅钡玻璃,而现代玻璃更多是钠钙玻璃。此外,文章还解释了玻璃一词的来源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昨天刚听了一个讲座,介绍咱中国古代玻璃,说中国在汉代以前都是铅钡玻璃,从北魏开始会钠钙玻璃的技术,还有中国人喜欢铸造玻璃,不是吹玻璃。根据古人的记载介绍,玻璃有天然,也有后天加工的。然后,那位教授还给看了好多他们考古发现的玻璃器物。今天,在果壳上看到了关于长石的文章,接着我就凌乱了...泪流满面地过来求问所谓的古代玻璃,究竟是真的现代所谓的玻璃?还是也包括了天然水晶,以及长石?

还有,钠钙玻璃、长石、橄榄石等等的硅酸盐到底有什么区别?是分子结构的区别吗?_whyCD(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士,户外达人)回答:最早的(天然)玻璃来自于火山岩浆冷却,脑补下黑曜石。古埃及盛产各种玻璃饰品,那个时候的玻璃是有颜色的,无色玻璃最早出现在中国。为啥会这样子?

因为从就地取材的原料上来说,我国古代的玻璃属于铅钡玻璃,西方则多为钠钙玻璃,这两类玻璃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在宏观上就体现为光通过性的差异。而且在同等工艺水平的情况下,钠钙玻璃的杂质含量通常高于铅钡玻璃。后来玻璃工艺慢慢牛逼了,原料来源也变宽,所以出现各种玻璃。我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其实来源于青铜器的冶炼,可以视为分支,所以通常采用熔融法。

现代考古应该还没有发现过吹制的青铜器吧.....Orz天然玻璃如黑曜石、某些陨石,形成条件都是高热然后急冷,而黑曜石、陨石符合这个条件;后天加工的,可以理解为两方面:1.拿黑曜石之类的天然玻璃进行打磨等工艺处理;2.人造玻璃,比如腓尼基人在沙滩搞烧烤,沙子融化形成玻璃黏在锅底,敲下来拿去卖了很多钱。

古代对于玻璃的定义本身就不明确,所以只要是透明的东西都可以掺一脚,什么水晶啊、玉石啊、陶瓷釉层啊之类的。天然水晶,是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性有序排列,有固定熔点;玻璃,是非晶体,内部质点短程有序长程无序,且无固定熔点,晶体与非晶体是本质区别。长石,通常都是一类矿物的总称,是玻璃的重要原料之一(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但本质上是晶体,具有确定的晶体形态和内部结构。

根据成分可以分为钾长石KAlSi3O8、钠长石NaAlSi3O8、钙长石Ca[AlSi3O8]2等,根据晶体类型可以分为正长石、斜长石(单斜、三斜)等等。同理,橄榄石也是晶体,属于斜方晶系,含铁、镁成分较多。钠钙玻璃,其实就是钠和钙含量比较多,以石英、纯碱、长石为主要原料的一种玻璃而已。如何让作为晶体的原料变成非晶体的玻璃:原料按比例混合——加热熔融——急冷——成型。

理论上来说,只要冷却速度够快,比结晶速度还快,任何东西都能变成非晶体。然后,其实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所说的“今天的玻璃”是指玻璃(Glass)还是玻璃(BL),都不同于古代的玻璃。jowtte回答:我只说玻璃这个词语……玻璃是个音译词,来源于巴利语。

是从佛经翻译而来的,原意指水晶,是佛教五宝、七宝之一……水晶在梵文中写作(sphaika),所以被音译为塞颇胝迦,或简称颇胝迦(佛经音译的时候,清嘶音s经常被脱落)。这个词在巴利语中写作phalika,音译过来就是颇梨。颇梨的同音转写就是玻璃。所以佛经中的颇梨/玻璃指的是水晶/石英,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玻璃。

UUID: 0963615c-727e-4e74-8088-fa12846ec32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2-04_中国古代的“玻璃”是今天的玻璃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