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孩子的父母出现过自杀意图,那么其子女自身的自杀风险会增加5倍。通过深入而富于前瞻性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父母的自杀意图将会对其子女的自杀行为产生直接影响。甚至,这种自杀行为史也会对其后代造成一种家族遗传性的情绪障碍。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戴维·A·布伦特(David A. Brent)博士领导的团队表示,“在这个高风险的纵向研究中,我们发现父母的自杀意图将会使其子女的自杀倾向上升五倍,甚至造成家族遗传性的情绪障碍。”这项研究发表在2014年12月30日的美国医学会志(JAMA)精神病学刊物上。
自杀意图是进行自杀行为预测的强预测因子,同时自杀也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人员注意到,自杀意图具有很强的家庭性,但是其家庭性的传播机制尚不清楚。布伦特博士的团队表示,“这些预测机制构建的预测模型,将会更好地帮助我们界定潜在目标。”为了证实“自杀行为由父母传染给子女”的机制和途径,研究人员对患有情绪障碍的患者及其子女进行了为期近6年的随访考察。
这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是从1997年7月开始的,截止到2012年6月。其中包括701名10岁至50岁的子女(平均年龄17.7岁)和其334位患有情绪障碍的家长,在这些家长中,有191人(57.2%)出现过自杀意图。对于其后代的平均随访年限为5.6年,对父母也进行前瞻性的跟踪调查。
父母和其子女分别接受不同的双盲面试评估,其基线评估内容包括一生中发生自杀行为念头和行为的次数,具有攻击性冲动行为的次数以及精神疾病史。以后每年的年度访谈都包含了上一次评估时涉及到的领域。
这些谈话记录以及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指向性地反映出一些高自杀风险的因素,其中包括:过去有过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图;情绪障碍,焦虑、冲动和攻击性行为;人格障碍;家庭不和;头部外伤史;以及药物滥用史。在对这701名子女的随访发现,其中有44名(占总调查人数的6.3%)在参与研究之前便出现过至少一次意图自杀;在研究随访期间,有2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意图自杀。
多元逻辑分析(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结果显示,亲代的自杀意图是子代自杀意图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研究人员报告说,路径分析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也显示父母的自杀意图对其子女的自杀行为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结果还显示:在每个时间点,这类子女都有着强烈的情绪障碍特征,而作为情绪障碍前兆的攻击性冲动亦时常出现,可见亲代自杀意图对子代的影响之强。
调查结果还强调了:“提早评估和早期干预对于父母有情绪障碍和自杀意图史的家庭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另外,他们还建议,预防抑郁症的发病也可以减少自杀行为在亲子之间的传递。事实上,许多有自杀意图的父母同时也表现出患有人格障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利于亲子关系,并功能性地改善其后代的家族性遗传。最后,他们补充道:“因为攻击性冲动可能是情绪障碍的前兆,并随之提升自杀风险。
因此,帮助青年克服突出的烦躁和攻击性冲动以达到良好的情绪调节,可以减少患有情绪障碍的风险,从而降低自杀风险以及情绪障碍作用下的自杀冲动。”